大陸環球網17日統計,自12月10日以來,美國財政部、商務部等多個部門對包括商湯科技、大疆創新等在內的多家中國企業和人員實施制裁,或者列入「投資黑名單」。僅過去一周內,美當局已連續推出四波涉及中國企業的制裁,涵蓋數十家中企或研究機構。這還不包括一些媒體披露但尚未正式通報的制裁,也未包括美國國會通過、拜登尚未簽字的反華議案。環球網報導,北京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表示,美方近期一系列對華制裁再次表明,遏制對抗是美國對華政策的本質。其終極目的是阻礙或打斷中國科技進步的快速發展步伐,通過捏造人權、涉疆等問題,慫恿鼓動其盟友並在國際社會層面詆毀中國。「這是一種無底線的操作。」
環球網報導,美國制裁打壓中企近來持續不斷。當地時間16日,美國財政部將8家中企列入「中國軍工企業」投資黑名單。同日,美國商務部將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及其旗下11家研究所等25個實體列入限制出口的名單,美國國會參議院則在當天通過「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案」。美方這一系列動作的理由,均扯上涉軍、涉疆、人權等問題。
李海東指出,美方近期一系列對華制裁再次表明,在對華問題上,遏制對抗是美國對華政策的本質,美國正在不斷地織密、織牢邊緣化和競爭對抗的對華政策體系和網路。
李海東認為,到了年底美方拋出一系列更加緊鑼密鼓的對華打壓行動,這表明:一方面,美國對華遏制對抗的強度之大、密度之強。可以預見的是,這樣一種態勢不會改變,而且會更加變本加厲;另一方面,美方也是借此在拉攏更多盟友,一起搞對華戰略競爭。
「美方密集制裁的終極目的,是阻礙或打斷中國科技進步的快速發展步伐,通過捏造人權、涉疆等問題,慫恿鼓動其盟友並在國際社會層面詆毀中國,這是一種無底線的操作。」談及制裁背後的政治動機,李海東稱,明年美國中期選舉將至。兩黨都試圖通過繼續打「中國牌」來獲取更多的政治資本,攀比著「誰對中國更強硬」成為了美國政客操縱中期選舉的重要策略,這就解釋了為何此時制裁如此頻繁。
環球網報導,李海東說:「整體而言,這一系列制裁行動,體現出美國的對華政策是非常不健康的,同時也是病態的、極端的、不理性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