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法、德、俄、中等六國與伊朗的核協議談判已經接近尾聲,如果進展順利,伊朗恢復原油出口將有助於彌補俄羅斯的供應缺口,但路透分析指出,這項協議只能填補部分缺口。Rystad Energy估計,如果制裁行動導致俄國原油出口減少100萬桶/日,油價就可能漲破每桶130美元。

根據RSM與CNN此前所做的分析,一旦俄烏危機將油價推升到每桶約110美元,那麼美國的年通膨率恐將突破10%,美國人的生活成本將變得更為昂貴,這將重創消費者信心,並導致企業縮減投資。RSM首席經濟學家Joe Brusuelas警告,通膨急升可能促使聯準會加快政策正常化的步伐,「會有更多於聯準會在3月一舉升息50個基點的消息」。

不過,聯準會主席鮑爾日前在國會兩院進行半年度的貨幣政策報告時已明確表示,考量俄烏局勢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他傾向在3月會議升息25基點,但他也表示,如果通膨仍然居高不下,必要時,之後的一次或多次會議上可能升息超過25基點。

美國克里夫蘭聯準銀行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表示,俄烏戰爭帶動農作物和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大漲,將導致通膨進一步惡化,因此聯準會有必要升息,但這場戰爭也可能導致美國經濟成長放緩,所以她目前並不支持升息50基點。

贊迪表示,如果原油供應嚴重受阻,油價恐將漲破每桶140美元,汽油價格將漲破每加侖5美元。原油和汽油價格將對全球投資人、企業和消費者的通膨預期造成巨大的影響,通膨預期一旦開始攀升,就可能導致「薪資物價螺旋式上漲」(wage-price spiral),那麼聯準會的升息立場可能不得不變得更為激進。上一次發生這種情況是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而結局也很慘,當時美國經濟成長減弱且通膨站上2位數,也就是陷入所謂的「停滯性通膨」,聯準會打破「薪資物價螺旋式上漲」的唯一辦法就是大舉升息,並將美國推入經濟衰退。即使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全球投資者就已經預期聯準會今年將升息多達7次以遏制通膨,這對美國經濟而言雖然困難,但仍是可行辦法,一旦聯準會加重升息力道,勢必對美國的經濟復甦構成巨大威脅。

財經數據服務公司IHS Markit警告,俄羅斯原油供應受阻,恐引發50年來最嚴重的能源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IMF)警告,雖然當前形勢仍然高度不明,前景極具不確定性,但俄烏戰爭已經給經濟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在物價壓力已經很高的時候,這場戰爭和對俄國的制裁將對通膨和經濟活動造成負面影響,如果戰爭升級,全球經濟損失也將增加。

投資公司Nuveen的全球固定收益部門投資長Anders Persson表示,如果布蘭特原油價格站上每桶120美元,將使歐盟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減少2個百分點,使美國經濟成長率減少1個百分點。(3-2)

#聯準會 #升息 #俄羅斯 #導致 #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