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至3月8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綜合鎳03合約從29246美元上漲至101365美元,最高漲幅高達247%。市場傳聞稱,大陸國內不銹鋼龍頭企業青山集團被外資軋空,潛在空頭部位損失可能高達60億美元至120億美元,惡意軋空的外資以印尼某鎳礦60%股份為代價提出要脅。
9日晚間,青山集團開始大反殺,聲稱將用旗下高冰鎳置換大陸國內金屬鎳板,已透過多種管道調配到充足現貨進行交割。
據《證券日報》報導,分析機構普遍認為倫敦方面的鎳期貨市場多空力量逆轉,前述惡意軋倉的外資可能面臨「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的尷尬局面。
此前按照極端行情價格來算,青山會虧給外資120億美元鉅款。但現在青山有現貨可以交割,那接下來在期貨市場二者地位就立馬倒過來了。兩三天內盈虧逆轉,高價賣貨,實物交割撐死外資!
市場分析,如果是20萬噸全部籌集齊,可能會給對方極大壓力。投機盤的離場及接盤這麼大規模的現貨需承受高成本和資金的重壓。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電郵通知中表示,雖然仍在暫停鎳交易,但瞭解到一些會員希望轉移鎳現貨部位。「由於這些現貨部位轉移可以降低系統內風險,LME集團認為合適方法是允許他們這樣做。然而,LME和LME Clear保留不允許進行特定鎳現貨部位轉移的絕對酌情決定權」。
一位金屬期貨行業研究員表示,若按倫敦金屬交易所3月8日暫停交易時最新報價80000美元/手(每手6噸)計算,假設該公司在印尼生產的金屬鎳成本為10000美元/噸。如果該公司能如期正常對外資多頭全數交割20萬噸金屬鎳現貨,則每手可獲得20000美元的毛利潤,對應20萬噸為6.67億美元的毛利潤。當前鎳期貨價格明顯高出基本面需求,若是前期惡意軋空的外資敢於接下現貨,可能會面臨「吃不了兜著走」的局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