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1999陳情專線」於市民去電陳情時進行電話錄音,以供案件紀錄及後續教育訓練,但北市議員揭露,市民的電話錄音,竟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之下,被北市府免費提供給第三方廠商,進行AI語音辨識分析,痛批北市府濫用個資,罔顧市民權益,要求市府懸崖勒馬。資訊局允諾,有疑慮的部分均會再評估。
北市府資訊局智慧城市辦公室啟動「1999導入語音辨識評估專案」及「1999心聲分析規畫專案」,協助研考會媒合廠商,優化1999服務品質。議員吳沛憶質疑,民眾播打1999確實會被告知錄音,但民眾陳情市政業務內容的聲音交給外部廠商,讓第三方聽到民眾陳情的內容,甚至分析聲音的情緒,卻未讓民眾充分理解,難道有符合知情同意原則?
吳沛憶強調,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6條,即使公務機關基於公共利益要做學術研究,資料應無從辨識特定知當事人,民眾陳情內容可能指出自己在哪一條路、哪一號等資訊,竟沒有做去辨識化。
議員苗博雅披露,研考會在啟動兩專案前曾開會討論,當時即有委員提醒「辨識身份及情緒,可能涉及倫理問題」、「委外過程需注意隱私風險,合約加強審視隱私洩露,將個資法規範納入考量」;但北市府竟無進一步評估規畫。
苗博雅又說,據研考會自訂的管理要點,若蒐集個資時,牽涉到北市府其他機關之法定職務,需要簽會法務局及市府同意;且管理要點甚至要求規畫當事人選擇不同意得機制,也全無規畫。
苗博雅指出,據市府與廠商的契約內容,若廠商違規洩漏個資,或將個資挪作他用,都不會有罰則,合約僅寫下有違反《個資法》時,責任自負,痛批合約內容通篇「廢話」,市民只能自認倒霉自行提告廠商。
「資訊局只顧媒合廠商,卻完全沒為市民把關!」苗博雅指出,兩項漏洞百出的專案才剛開始,已濫用超過1400筆市民聲紋個資,要求市府懸崖勒馬,立即暫停試辦。
研考會坦言並未跟民眾說明後續如何使用錄音,由於管理要點是在專案啟動後才制定完成,來不及會簽法務局。資訊局長呂新科允諾,兩案有疑慮的部分均會再評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