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壽險公司2021年稅後獲利合計1,445億元,申請的股利發放率約20%,國壽去年稅後獲利近1,132億元,已公告要申請發放239億元,台壽是稅後賺逾231億元,申請發放逾46億元,遠雄人壽去年稅後獲利64.65億元,約申請發放12億元,保誠人壽則是稅後賺17.47億元,應會申請3億元以上現金股利。

先前已表示要申請現金股利的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等都尚未遞件,應還在作最後的調整,光這三家去年就賺1,919億元,若以兩成發放率,應會申請384億元左右。此外還有安聯人壽、康健人壽、合庫人壽等往年會申請現金股利的公司,三家合計去年獲利逾46億元,應有有9億多元的申請空間。

先前有立委質疑壽險公司面臨資本市場波動、接軌IFRS17等,可能都有增資壓力,現在申請發放現金股利,之後又要增資,是否不太合宜?

保險局強調,現金股利是以前一年獲利為依據,發放給股東,但增資是依資本與經營需求,作出的決定,兩者本質並不相同,且目前為止,沒有申請現金股利的公司又申請增資。

由於壽險公司2026年要接軌保險負債會計(IFRS17)、新清償能力指標(ICS) ,因此除了前一年底淨值下不能有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外,也要提列如外匯、處份債券、健康險等特別盈餘公積,今年還要額外檢視接軌缺口,若都沒有問題,還有多餘資金才能申請發現金股利,因此壽險業者表示,大家都約申請前一年獲利的兩成左右。

#申請 #壽險公司 #現金股利 #稅後獲利 #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