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沃爾夫表示,雖然亞洲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貿易和金融曝險有限,但其經濟仍將因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歐洲貿易夥伴增長放緩而受到影響。

她並表示,在中國經濟放緩加劇區域增長壓力之際,亞洲的通膨也將開始升高。因此,該地區正面臨「停滯型通膨」前景,成長力道將低於先前預期,而通膨率將較先前預期更高。在亞太區經濟成長面臨阻力之際,應對政策的空間卻很有限,亞洲決策官員將在如何應對成長放緩與通膨升高之間面臨兩難,「大多數國家都需要收緊貨幣政策,緊縮的速度則取決於國內通膨情勢和外部壓力」。基於亞太區以美元計價的巨額債務,聯準會的持續升息也將給亞洲決策官員帶來挑戰。

在日前發布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中,IMF預估今年亞洲經濟成長 4.9%,較1月份所做的預測調降0.5個百分點。IMF最新預測亞太區今年通膨率達到3.4%,較1月份的預測調升1整個百分點。

古德-沃爾夫表示,如果烏克蘭戰爭進一步升級、新冠病毒爆發新疫情、聯準會升息步伐超乎預期,以及中國延長或擴大防疫封控,都將成為亞洲經濟成長前景的風險,「我們的基本預測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並面臨下行風險」。

#通膨 #亞洲 #面臨 #IMF #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