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泰國已有保險公司因防疫險理賠爆增,出現財務壓力,甚至可能被吊銷執照,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國內產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普遍都極高,有些甚至在600~700%以上,現在雖有理賠壓力,但疫情變化及最終理賠金額仍要看一整年,保險局將緊盯產險公司的財務狀況及RBC,一旦急速下降,就會要求公司增資或提改善計畫。
同時,施瓊華亦強調,保險局年初就已示警產險公司,且將備查保單全數檢視一次,要求產險業設計防疫保單,要有合理費用補償觀念,當時風險已有調降一波,這次是因為疫情急速變化,產險公司來不及反應,出現大量保單投保潮,超出承保量能,且確診及隔離人數亦暴增,才出現理賠及財務壓力。
產險業者表示,先前台灣產物防疫神單狂賣逾19億元,後來是幾乎賠光,連附加費用、作業成本都賠出去,等於是賠錢的保單,但當時病毒株和這次Omicorn不同,傳染力及確診、隔離人數都比現在少,所以現在不少產險公司都是「挫勒等」。
施瓊華表示,會緊盯這些產險公司的財務指標,必要時就是要求立即增資或改善,許多公司都有金控富爸爸,應該不致於出現太嚴重的問題,但這二年的防疫險保單應也給國內產險業者震撼教育,不能輕忽疫情的轉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