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雄分析,不論通膨是否緩降形成「停滯性通膨」,經濟成長中長期失速的情形,與2020年新冠疫情初起所導致的短期墜落不同,也是當代年輕投資人或分析師不曾經歷的現象。千禧世代的投資人與分析師經歷了長時間的「通縮」,可能相信「通縮」比「通膨」可怕,也了解對治通貨緊縮必須用快速且大量寬鬆貨幣政策來化解。對於通貨膨脹,也認同聯準會極快速升息以期為通膨降溫的作法,實證就是6月15日聯準會升息3碼當天,美股上漲,媒體分析是因投資人相信聯準會致力於抑制通膨,利空出盡視之。
面對升息,投資市場出現兩種表象,一是誤認經濟衰退,股市才會走空頭;二是誤以為升息要升到聯準會認知不刺激也不緊縮的2.5%利率水準以上,才會對經濟景氣產生壓抑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股市強調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只要動能減弱,即使企業獲利仍為正成長,但成長率下降,股市也會漲不動而拉回。今年以來國際股市正是體現企業獲利成長率不如過去兩年,所以普遍出現負報酬。另外經今年以來的升息後,美國30年期房貸利率已高達6%以上,房地產市場已出現降溫,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台灣,購屋需求已明顯下滑。
目前市場對下半年聯準會升息預期是,7月升3碼,9月升2碼,第四季的兩次會議各升1碼,認為聯準會一旦觀察經濟成長出現問題將能快速調整貨幣政策的力道與方向。凱基銀行提醒,升息對經濟降溫有時間上的遞延性,通常在半年到一年半,今年歷經可見的第三季前快速升息,下半年就可領略到升息政策的效果,只是我們沒有把握會是逐漸發酵,還是類似地震在醞釀能量後的一次性爆發。投資仍應注重「持盈保泰」不躁進,債券殖利率曲線隨每次升息上抬而趨平,除了反映債市交易員對經濟前景看法保守,也很可能標示著長債越來越值得投資,下半年「債優於股」,投資級公司債甚至是公債都值得緩步布局。
上半年股市因油價高漲,MSCI產業類股指數僅能源類股指數保持正報酬,礦業指數跌幅較輕,其他類股指數跌幅都在二位數以上。凱基銀行建議,下半年以防禦型類股佈局為佳,必須消費、公用事業、基礎建設、清淨能源或替代能源仍較有機會。另外,中國景氣與政策循環與歐美不同,早已採行一連串降準、降息及加速財政預算執行,試圖解決內部的景氣下滑問題,在年底二十大會議前,應該對實體經濟與股市會有多一點政策關愛,不妨小量布局陸股,分散投資風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