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陸工信部發佈《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徵求意見稿)》,修改條款多達10多項,包括更新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方法和考核比例、增加積分交易市場調節機制並建立積分池制度等。

根據《中國經營報》引述惠譽評級亞太地區企業研究董事楊菁表示,目前全行業新能源積分整體充裕,在此趨勢下,「雙積分」的稀缺性和價格將下降,不利於完成對新能源車企形成激勵、加速傳統車企轉型的目標。

楊菁認為,這次的徵求意見稿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提高新能源積分要求、降低單車積分值的政策導向。這將減少可供交易的新能源正積分總量,提高車企獲得正積分的難度,提升達標成本。

據了解,從2017年工信部、財政部等5部門聯合發佈《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雙積分管理辦法),設立「油耗」與「新能源」兩種積分。當企業考核達標的產生正積分,不達標的產生負積分。積分不達標的企業需購買新能源積分以抵消,否則新車型申報將被暫停無法上市銷售。

由此,雙積分交易市場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觀察2021年度積分交易市場的活躍度明顯提高。其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轉讓314.5萬分,年增率達49%,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總額為109.4億人民幣、年增322%。

觀察2021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未達標的64家企業中,負積分最高的10家企業中多數為合資車企。而新能源汽車積分榜單中,特斯拉以140.16萬分位居第一,其次是比亞迪汽車工業、比亞迪汽車、廣汽乘用車和江淮汽車。

#積分 #新能源汽車 #管理辦法 #企業 #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