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民眾感受物價上漲壓力同時,企業卻不斷推出價位更高產品,安侯建業(KPMG)主管零售事務的馬丁(Paul Martin)說,在生活費負擔增加下,消費者目光會放在哪裡,對企業來說十分重要。
他指部份消費者不斷轉用優質產品同時卻錙銖必較,也有消費者擔心經濟前景,即使仍有錢花用,但基本上在選購產品時會退而求其次。
例如有些人會購買優質肉品而不是一般貨色,但他們也會透過購買有實用性的必須品來省錢,不會全都購買優質品。
星巴克第二季光顧人數與銷售金額都優於市場預期,顯示部份消費者就算生活費負擔增加,也不會降低品質要求或減少消費。
其財務長羅傑利(Rachel Ruggeri)表示推出更多優質而難以在家調製的飲料,讓客人願意為此前來光顧,並透過更有彈性的個人化服務,讓客人購買價格更高的產品,因為這方面需求強勁。
卡夫亨氏7月推出更高檔次HEINZ 57佐料系列,強調融入「主廚靈感」提升烹調口味,為反映運費、勞動和原料等成本上升而漲價逾12%。
其美國總裁里維拉(Carlos Abrams-Rivera)表示會推出更多優質品來重新塑造經典產品。未來會提供不同價位的產品來滿足不同客層需要。
從聯合利華、麥當勞到雀巢等企業巨擘也注意到在經濟放緩之際,出現消費需求各走極端現象。因此在推出更多高價的優質產品同時,也會照顧低價品的消費需求。
專家指成本不斷攀升,企業必須想盡辦法擴大產品價值來滿足不同需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