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橫行,景氣不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渾沌,但面對客戶拉貨停滯問題,董事長李允立認為,高端產品不會停,後市仍樂觀。而面對實際下半年展望,與先前預估高速成長不變,每年營收都是兩倍到三倍成長,即使今年有景氣、通膨影響,仍維持這種看法,今年可望成長兩三倍,明年成長幅度更可望超過今年。
錼創產能目前1500-2000片六吋,之後將倍數擴廠,獲利時間點也是與先期預估維持不變,明年底以前就有機會單月損益兩平,而後年2024年獲利也有望會非常好的爆炸年。目前階段,是攜手不只面板廠的合作夥伴,讓成本降低,讓相關應用加速。
如此大的成長幅度,動能為何?李允立也提到,是大尺寸Micro LED,短時間為高階家用電視,而車用面板量產給車廠大約仍需兩三年,目前快速成長中,元宇宙的微小型顯示器亦同,但都是未來不錯動能,AR、VR尚待成熟推廣且邁向消費性,才會陸續跟上,上述應用相關客戶也積極詢問。公司獲利也不會僅限於自家產品 ,有NRE、技術授權、經營模式等都會掌握。
面對大陸等競爭,董事長表示,國外Micro LED廠陸續出現,表示方面沒錯,是個好現象。面對一線客戶,公司對於品質控管、良率高、各種領先優勢等,在短時間內任何一間可以超越,除了技術,還要產能、買設備、通過評管、通過客戶驗證等都需要時程,有信心這一兩年會是這個市場獨一無二的存在。
不過長時間又該如何避免傳統LED等產業在大陸低價競爭的老路?李董事長表示,這不是一間公司可以談的,大陸市場的銀彈攻勢,公司資本支出會小心,公司也提出相關專利權保護,錼創在未來既有優勢可以維持,公司有成熟製程,但不會停滯,並持續發展新的優勢,往更新的技術推進。
獲利可期下又為何選在此時登創新板,而不是之後直接登一般上市,甚至赴美上市?李允立說明,公司不缺錢,不一定要先轉資本市場,但想試試看替台灣創新公司做開路先鋒,可為創新公司有些貢獻,一起支持創新公司,不過若成交量低、股價滑落,對公司也可承受,但也期望邁向成長股,對投資人也有合理交代,此舉打響知名度,更是公司重要里程碑,對募資、徵才都有幫助。而至於未來要不要轉一般上市櫃板,目前還沒想這麼清楚,將來創新板也可能是新的版圖,政府希望是新的板塊,而不是新的興櫃,不過未來環境成熟,錼創要轉上市也並非不是個選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