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指出,截至去年底,國銀對瑞信曝險金額489億元,比去年10月底的553億元下降了164億元。但國人透過銀行購買持有的瑞信金融債與結構型商品有高達674億元,雖然已比去年10月底的925億元下降許多,但顯示國人自身的投資仍有不少部位曝險。
林志吉表示,目前雖還有7家銀行在銷售瑞信發行的商品,但各家銀行在銷售上有四大措施:商品限制、不主動推介、限定專業投資人投資、要專案核准,而目前贖回也沒有出現流動性問題,後續將密切關注瑞信的發展對市場的影響。
在保險業部分,截至今年1月底,壽險業曝險金額約1,082億元,約佔整體壽險業可運用資金0.35%。目前是否已有壽險業做預期信用減損?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瑞信近期股價有波動,保險業會依編務準則、會計師查核等考量實際情況、股價波動等綜合考量,後續若發生違約風險,依照會計公報規定提損。
證券業部分,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截至今年2月底,證券自營商依照帳面成本曝險金額約1.97億元,占淨值不到1%。至於國人藉由投信基金對瑞信曝險,國內投信基金有4檔投資到瑞信股票,曝險金額約2,758萬元,占5.17兆元基金規模0.00053%,境外基金則有113檔投資到瑞信有價證券,國人持有曝險金額約46.03億元,占國人投資境外基金總金額3.59兆元的0.13%。
另外,今年3月16日止,瑞信發的國際債共有27檔,金額達21.09億美元,占流通在外餘額1.01%。
金管會強調,國內金融業對於瑞信的曝險,相對於整體金融業海外曝險12兆多元,僅約佔0.4%,而國人持有的部位從去年10月開始也持續下降,曝險仍在可控範圍內,金管會將密切觀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