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史哲今天在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頒獎典禮表示,修復文化資產不僅為建構台灣國民文化認同的基礎、傳承文化資產的核心價值,更希望連結過去與未來,在面對AI當道的時代,「文化資產是最真實、真切的存在」。
文化部自2009年起設置「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每3年辦理一次,今年已邁向第六屆,今天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舉行頒獎儀式,文化部長史哲到場頒獎,並表達祝賀之意。得獎者為保存維護類-高雄市歷史建築「逍遙園」、保存貢獻類-李乾朗、保存傳承類-施至輝。
「維護文化資產是一場跟時間的賽跑!」史哲致詞時感謝得獎者對於保存文化資產的堅持,他表示,期盼在政府及民間的持續努力下,台灣能帶著最獨特、多元的文化基礎走向國際,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自信。
李乾朗為建築史學者及古蹟專家,投入50餘年精力關注古蹟保存維護,全心投身古建築田野調查研究工作,至2022年為止已完成77項古蹟調查研究計畫,並出版108本相關著作。
李乾朗致詞表示,「我喜歡當古蹟的媒人」,他喜歡穿針引線,用說故事的方法說給大家聽,研究古蹟使得他的生命不再只是區區幾十年,將生命與浩瀚的歷史融合在一起。
主辦單位指出,施至輝是台灣國寶級粧佛藝師,擅長木雕造像及漆線盤纏,鑽研粧佛工藝迄今70餘年,傳承泉州派粧佛工藝,突破泉州派只傳家族不傳外姓的俗規作法,不遺餘力培育藝生,將自身經驗及技藝無私傳承,讓技藝得以延續。
主辦單位表示,高雄市歷史建築「逍遙園」興建於1939年,1940年開園,是日本真宗西本願寺第22代法主大谷光瑞的台灣別館農莊,經多年閒置有多處傾頹,高雄市曾邀請多位日本匠師來台交流技術,傳授關鍵的傳統工法,經多年的調查、研究、施工等過程,修復工法嚴謹,可謂相關案件修復保存的典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