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財務長期面臨收不抵支問題,但每年都有人高薪低報,去年共有5萬700人逃費,合計少繳7.32億元。其中1名從事零售業的受僱者,更少繳了4萬多元,健保署將要求被保險人補繳,進行追討。
由於健保第3~6類被保險人投保金額為定額,健保署針對第1類受僱者、雇主或自營業主,以及第2類無一定雇主等參加職業工會對象實施定期查核,了解有無低報問題。根據統計,近年來,這兩類被保險人有減少趨勢,從2018年的逾15萬2818人,減至去年的5萬700人,而整體少繳金額在2018年為12.93億,去年則有7.32億,平均每人少繳1萬4447元。
健保署承保組長張温温說,國內逃費常見樣態是將受僱者的薪資拆分,巧立名目,將薪資以績效獎金等方式發放,一些人每月固定領5000元的績效獎金,經查核後就會認定為經常性薪資。一些受僱者並不會那麼清楚保費規定,因此健保署查核後會請公司行號了解如何申報,以輔導方式為主,有問題就會請對方糾正。
去年逃費最高的個案,為從事零售業的1名受僱者,年收入高達350萬元,投保金額應以18萬2000元計算,但對方卻只報10萬1100元。去年一整年來,這名個案僅繳了5萬7874元的健保費,實際上應繳10萬4178元,少了4萬6304元。針對這些少繳對象,健保署將進行追討。至於專家經常倡議的家戶總所得制,張温温表示,衛福部有一直在檢視、討論,也委託學者持續了解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