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湖西鄉公所為迎接冬至,特別於今(9)日下午在公所2樓禮堂舉辦「冬至來趣湖西嗨三寶」的活動,邀請南寮社區理事長陳有擇率專業師傅現場指導,吸引150名親子報名體驗包括捏雞母狗、包菜繭、搓湯圓等傳統習俗。
湖西鄉長陳振中伉儷也下場與鄉親共體歡樂時光,還表達對冬至的期待,分享自己的冬至回憶。只是捏完後覺得自己的雞母狗作品,不像豬也不像狗,還自嘲說這是四不像。
文史工作者許玉河指出,傳統上過了冬至也象徵增長一歲,更是「吃冬補冬補嘴空」的時機。因此用米或麵為外皮,以甘藷、花生簽、菜、紅豆等為餡,作各色各樣不同的粿,及牛、豬、狗、雞、庫銀、紅圓等一起蒸熟來祭祖的「菜繭」和「雞母狗仔」是最能代表澎湖冬至的年節食品,也流傳已久。尤其「雞母狗仔」的可愛造型,綴以點點朱紅,更顯喜氣洋洋。
所以「雞母狗仔」是大人、小孩子的集體參與,以六畜為主軸的創作也轉變成多元的眾生百態,各自形塑心中的想望,不論其形狀為何,一律稱為「雞母狗仔」,這也是「雞母狗仔」最迷人的地方。冬至製作「雞母狗仔」也是澎湖人的全民藝術創作日。
今年的冬至為12月22日,湖西鄉公所提前舉辦這場活動,讓更多民眾有機會在歡樂的氛圍中迎接這個傳統節慶,同時親身參與捏雞母狗和菜繭等澎湖地區特有的傳統習俗,小孩甚至當作捏黏土,讓整個活動充滿互動性與樂趣。
陳振中表示,現在的小朋友都不知以前冬至在做什麼,這場冬至活動不僅是一次歡樂的體驗,也讓有了些年紀的朋友,想起以前長輩做過的雞母狗,喚起童年回憶,更是一次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而透過親身參與這些傳統技藝,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澎湖的文化底蘊,也讓這些古老的技藝在當代得以保留與發揚。
至於,捏出雞母狗像不像則無所謂,甚至四不像也沒關係,畢竟創意無限,大家好玩就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