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鵝優游水間,時而振翅伸懶腰時而打瞌睡。(蕭嘉蕙攝)
小天鵝優游水間,時而振翅伸懶腰時而打瞌睡。(蕭嘉蕙攝)

台東版天鵝湖開演!台東卑南溪出海口防治風飛砂的梯田式水覆蓋,在元旦當天翩然降落10隻罕見的小天鵝,從中華大橋上俯瞰,鵝身雪白,頸部細長,在水中悠游覓食,姿態高貴優雅。鳥友驚喜地說,這是2024年開機的最佳獻禮。

位於卑南溪河床的「魚塭式梯田」,原為防治揚塵所闢,意外成為「台東版天鵝湖」露天舞台。10隻稀有迷鳥「小天鵝」優游水間,修長鵝頸偶爾伸進水裡覓食,時而振翅伸懶腰時而打瞌睡,姿態優雅曼妙,不僅吸引鳥友守候拍攝,路過民眾也停下腳步爭睹,直呼眼前畫面「十全十美」。

鍾姓鳥友分享,元旦當天首度發現小天鵝群,起初誤認是黑面琵鷺,但又沒有黑面琵鷺特有的湯匙嘴喙,用望遠鏡仔細一看,才發現是10隻小天鵝,當下心情猶如中樂透,小心翼翼地接近後猛按快門。

他說,去年11月在花蓮縣富里鄉明里大橋附近,也有10隻小鵝現蹤,後來鵝群不知去向,而元旦當天落腳卑南溪口的10隻小天鵝,同樣為8隻成鳥、2隻亞成鳥,研判應是同1群。

另外,2021年12月也有10隻小天鵝於台東鹿野鄉寶華橋一帶停棲,直至2022年3月才離開,其中有3隻成鳥、7隻亞成鳥或幼鳥。

鳥友指出,小天鵝又名「鵠」,體型較大天鵝稍小,繁殖於北歐及亞洲極北部,在歐洲、中亞、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及日本越冬,順風時持續飛行1700公里,台灣原本被列為迷鳥,但是近1、2年來都有零星個體飛到台灣的紀錄,因此也可以算是稀有冬候鳥或是過境鳥。

#台東 #小天鵝 #天鵝湖 #卑南溪 #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