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認為,真正的挑戰是如何重新定位和重建中美關係這種「富有彈性」的雙邊關係,貿易摩擦和技術「脫鉤」已經對中美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類似於過去單一的經濟貿易「穩定器」在未來似乎不太可能在中美關係週期性起伏期間確保中美關係必要的穩定。具有韌性的雙邊關係,無論是出於短期穩定還是長期和平,都需要中美雙方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聯繫和更多的機制。
文章指出,華盛頓和北京需要找到更可持續、互利的合作機制——包括但不限於全球問題、地區危機和國際機構改革 ——來改變雙邊關係的「脆弱性」。這不是雙方任何一方的綏靖做法,而是避免任何不必要甚至迫在眉睫的衝突或戰爭的最有效方式。
美國等西方國家單方面尋求孤立中國、對中國施加集體壓力、並期望中國在與美西方的長期對抗中失敗是不現實的。文章建議道,重建學術交流是一個充滿機遇的領域。華盛頓和北京應該就此推出積極措施,如為前往中國的美國學生和研究人員尋求保證,減少中國公民赴美旅遊的壓力,淡化有關中國學生學者是間諜的荒謬說法,更加慷慨地資助美國大學和高中的中文課程,並資助研究軍事、政治制度、經濟、語言、文化和歷史的研究人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