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歐盟執委會擬要求進口商向海關登記其進口的中國電動車,待歐盟完成貿易調查後,一旦判定中國電動車享有不公平的補貼,便可能自登記日起向這些電動車徵收關稅。
歐盟可能在數日後公布這項計畫,並於頒布後次日開始實施相關措施。
歐盟執委會正在對中國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是否對其開徵關稅,保護歐盟的本地製造商。根據周二發布的文件,歐盟執委會表示有充分證據顯示中國電動車獲得補貼。
在大西洋彼岸,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提出議案,為了阻止大量中國製車輛湧入美國市場並保護美國本地汽車產業,他要求對中國進口車加徵關稅最高達2萬美元。中國車廠在墨西哥等第三地生產的車輛在進口至美國時,也必須支付同等關稅。此外,他提議修訂「美墨加協議」,以限制此類車輛享有的優惠。
盧比歐表示,現有的關稅措施已經不足以對付中國的最新戰略,因此美國政府應多管齊下,阻止中國製車輛大量湧進美國市場。
白宮上周才剛宣布正對中國進口車展開調查,以了解這些中國製車輛是否對美國構成國安風險。
儘管特斯拉去年大舉降價,但由巴菲特投資的比亞迪憑藉著更便宜的車款和更多樣化的產品陣容,在去年第四季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電動車一哥。
特斯拉被視為是中國電動車大舉崛起最大的受災戶,其執行長馬斯克在1月底財報發布後的法說會上警告,在沒有設立關稅和貿易壁壘的情況下,中國汽車製造商將「殲滅」全球競爭對手。
當時馬斯克亦警告特斯拉現有產品陣容已經達到「降低成本的自然極限」。
大舉降價並未讓特斯拉嚐到太多甜頭,其去年第四季營收只較前年同期小幅成長3%,經調整後每股盈餘為0.71美元,不及分析師預期的0.73美元,且毛利率跌至17.6%,創下2019年以來新低。
最新消息則是特斯拉2月份在中國的銷量月減近16%、年減19%,為60,365輛,創下2022年12月以來新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