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東螺溪畔進入木棉花季,紅紅的花開滿了木棉道,成為近日最火紅景點,然東螺溪散發的畜牧廢水臭味,也常讓人受不了。彰化縣環保局為改善東螺溪畔水環境,透過科技執法及整合36支水環境巡守隊,嚴抓違法廢水排放,並提醒業者,違法排放廢水除最重面臨停養處分外,最高可處2千萬元罰鍰。
東螺溪岸旁的木棉花道總長長達1公里多,是台灣最長的木棉花道,每逢春暖花開時木棉花綻放,吸引眾多旅客前往賞花,近年因旱災雨水缺乏,在缺少水源注入情形下,東螺溪流域110餘家畜牧業的廢水仍持續排入,導致汙染物排放總量超出東螺溪水體涵容能力,造成水質惡劣,賞花還得聞惡臭。
環保局為改善東螺溪畔水環境,於近日木棉花季全面加強東螺溪畔旁畜牧業查核,在東螺溪畔放置多套移動式可遠端監控的水質感測器,透過24小時監控不間歇,掌握現場水體水質變化,找出可疑目標及適合出動的稽查時機,並整合本縣水環境巡守隊36隊,集結上千名隊協助稽查。
環保局表示,透過地方汙染通報機制,發現東螺溪水色異常時,立即通報該局報案中心,由專業環保稽查人員前往查處,形成一完整環保稽查網絡。
環保局去年執行全縣畜牧業查核1188場次,85家畜牧業遭處分並處罰鍰442萬餘元,其中東螺溪為重點查核熱區,該局在東螺溪畔查核366場次,其中有33家畜牧業遭處分,合計罰鍰122萬餘元。今年春節前夕,該局在海豐崙排水及陳厝厝排水沿岸23家畜牧業執行兩波專案稽查,查獲7家畜牧業違規。
違規業者除最重面臨停養處分外,亦有刑事責任,偷排業者經查獲最高可處新台幣2000萬元罰鍰,後續仍須針對場內廢水處理設施進行相關改善,並需花費上百萬設置自動連續監測設施、獨立專用電子式電度表等設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