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自2021年起攜手中研院及經濟部,整合產官學研等成立量子國家隊。國科會於6日召開記者會,發表量子國家隊在量子電腦相關技術及量子通訊令人振奮的進展,於技術方面,研究團隊開發出控制量子位元之 ,其功耗50%低於國際大廠;於量子通訊方面,在台灣首次使用現有商用光纖,達成跨縣市量子加密通訊,且密鑰位元傳輸率為20 kbit/min,與國際技術相當。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國科會提前布局前瞻科技,將量子科技列為國科會八大前瞻科研平台之一,以小搏大,並槓桿有限的資源,打造出從上、中到下游完整的研發模式,期能開發出量子科技軟硬體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並進而將其橋接至產業端,為臺灣量子科技的研發、應用及製造創造競爭價值。
吳政忠說,團隊開發的次系統關鍵硬體與跨縣市量子通訊,其技術已能與產業界接,後續實用化可期,也期勉團隊繼續努力,讓臺灣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關鍵技術的領先地位。
中研院廖俊智院長提到,作為量子國家隊的一員,中研院主要聚焦於通用電腦硬體技術與應用開發。今(2024)年1月發表臺灣自研自製五位元超導量子位元晶片,並已提供學研單位研究測試,包括以量子位元做為極低溫CMOS以及參數放大器的開發平台,未來希望持續攜手工研院及其他產學研單位,共同開發出更多量子電腦關鍵技術。
領導清華大學量子通訊團隊的褚志崧副教授表示,繼去(2023)年團隊成功有效連結多個用戶端點,達成量子加密通訊星狀網絡後,團隊與中華電信和其所屬研究院合作,順利將現有的量子通訊技術,延伸成跨縣市的長距離量子通訊技術。此次與先前最大的不同在於使用新竹縣市間超過十公里的商用光纖,且和一般光通訊在光纖網路並行運作,實現量子密鑰的傳輸和加密通訊,密鑰位元傳輸率與國際技術相當。
褚志崧說,此次城市間量子通訊的成功,後續結合城市內星狀量子通訊技術,便可形成完整的量子通訊網絡系統。且此次亦成功精簡用戶端之設備(包含量子密鑰收發器),除降低了設備之成本之外,也將設備逐漸模組化。未來如有國內廠商投入,即可形成產業。團隊下一步將續與中華電信合作,測試100公里長距離量子通訊的可行性,以利未來能順利應用於金融財務、電子商務、個資傳遞及國防通訊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