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台北市1歲多男童遭兒福聯盟轉介的保母虐待致死,引起社會輿論。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許淑華痛批,社會局未召開重大兒虐會議,還詢問衛福部,根本是在卸責。社會局回應,因衛福部保護司認定問題及社家署僅回覆在研議中而未能召開,等仍有舉辦內部檢討會議,並於時間內完成報告。
許淑華指出,根據社會局提供的紀錄,去年9月26日就已發現男童有異常情況,但未積極處理,錯失搶救的黃金時機。
她質疑,台北市設有處理機制「台北市政府處理重大兒童及少年虐待事件實施計畫」,但男童離世後,台北市社會局才打電話問衛福部,到底要等待衛福部回覆什麼?兒虐重大事件也要人活著才有辦法介入,人死後才打電話就是在推卸責任。
許淑華痛批,社會局處理虐童案這種荒腔走板的態度,社會局長姚淑文為何還沒下台?台北市社會局打給衛福部的時候人都死了,市長蔣萬安3個月都還沒搞清楚,3個月後才在開檢討會,是開給誰看的?
她要求,台北市政府必須徹底反省,找出問題所在,強化監督機制,不要只會推卸責任給衛福部。
社會局解釋,居托訪視員去年9月26日訪視男童時僅發現孩子對於環境較為生疏,幼兒至新環境需要適應應屬常見狀況。而期間兒盟社工於去年9至11月也有每月訪視,並未通報異常狀況。
社會局指出,去年12月25日收到通報後,於24小時內訪視保母,並派員了解案童相關社工服務狀況,並於法定期間內完成調查報告,礙於調查證據有限、保母否認犯行,且因保母收押禁見,致請保母陳述意見的公文未能送達,檢方也因偵查不公開無法提供相驗報告、羈押原因等資訊,社會局已召開兒少保護專案研商會議,將依現有事證處分公告保母姓名。
至於重大兒虐會議的召開,社會處說明,社會局受理通報後洽衛福部保護司,確認本案是否符合衛福部「重大兒童及少年虐待事件防治小組實施計畫」,保護司表示該計畫為針對兒少遭受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者之人重大虐待事件,本件行為人為保母,故未符合。
社會局表示,保護司也建議社會局另洽中央主管居家式托育服務及收出養業務的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社會局於去年12月27日洽詢後,社家署回覆,是否召開重大檢討會議尚在研議中,如需召開再行通知,後社會局未再接獲回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