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環境部曾在碳費收費辦法研商會中提及,擬提供每個排放源2.5萬噸的「免費排放額度」挨批開倒車,立委林月琴27日質詢時關心此事,環境部部長薛富盛回應,目前內部方向朝如果未享有「碳洩漏係數」等優惠,則可以有2.5萬噸扣除額。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27日邀請環境部針對「邁向碳有價時代:碳費擬訂時程及碳費審議委員會之相關內容」專案報告。
環境部政務次長施文真接受媒體聯訪時說明,先前與民間團體座談時,提及其他國家針對碳排密集、貿易密集度高產業有不同處理方法,如歐盟提供免費配額、新加坡提供轉型過渡期的免稅額。
施文真進一步指出,因為目前徵收對象的300多家公司、500多個排放源中,各事業單位的排放結構、產業類型不同,提供不同配套,但如果提供太多優惠,企業就沒有減碳誘因。她強調,會先觀察其他國家如何認定什麼行業是高碳洩露,並會在收費辦法中載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