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兒童節同時也是清明節,長年關心南山公墓議題的民間社團除慎終追遠祭拜先人,也發起「關懷南山公墓孩子」活動,眾人今天走訪20多處「囝仔墓」,送上鮮花、除雜草,強調許多囝仔墓因父母年邁或沒有子嗣,無人祭拜、打掃,「但我們沒有忘記」,藉此活動重申守護南山公墓的重要性。
守護南山公墓等多個團體今天發起「關懷南山公墓孩子」,指這些因夭折、年小過世被安葬於此的囝仔墓,隨著年代久遠,愈來愈多墓面臨沒人整理、掃墓,甚是可能因此遭認定為「無主」,透過號召各界掃墓、守護,能保護這些囝仔墓。
守護南山公墓教師應援團執行祕書吳延晃說,南山公墓是台南最大、也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公墓,其中囝仔墓目前發現最早年代的是日據時期,但因乏人祭拜,已遭到掩蓋。他提到,近年不少公墓陸續遷葬,但囝仔墓乏人整理,可能被認為「無主」,恐因此被消失,藉由今天活動傳達「叔叔阿姨沒有忘記你們!」
吳延晃提到,日前發現2位老太太來掃一座囝仔墓,祭拜當年早逝的弟弟,他不由得想,若有天這些長輩都離世,屆時就沒人來幫這些囝仔墓掃墓,今天特別號召志同道合者一同幫這些來不及長大的囝仔掃墓。他說,南山公墓有5萬多門墳墓,猶如文史博物館,今年是台南400,南山公墓每座墳墓都有故事,必須受到保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