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季草木復甦之時,台東縣政府建設處展開災後行道樹補植作業,全面栽植抗風性樹種羅漢松,避免倒樹災情重演,預計5月植完千餘棵樹苗;另一權責單位台東市公所考量汛期將至,優先進行枝葉修剪及不良木移除,補植則以台灣原生種為主。
回顧去年海葵颱風肆虐慘景,台東縣境內逾百棵路樹倒伏成災,近期綠廊行道悄悄復貌。植樹工班、挖掘機具陸續進駐台東市南島大道、馬亨亨大道、東49-1線等交通要道,沿著人行道鋪面開挖植穴,將一棵棵枝椏幼嫩的羅漢松樹苗種下,營造沉穩氛圍。
台東縣政府建設處土木科長劉大魁說明,考量維護管理、韌性強度等因素,再參照營建署人行道植栽樹種選擇建議表,以及過去栽植經驗後,此次全面補植羅漢松,數量約千餘棵,預計5月完成。
由於早年廣泛種植的小葉欖仁、鳳凰木等為外來樹種作為行道樹,一遇颱風侵襲易受損,掀起檢討行道樹樹種聲浪,台東縣政府建設處率先針對交通幹道補植樹枝柔韌,抗風性強的羅漢松,台東市公所則擬補植台灣原生種。
台東市公所路燈公園管理所長葛時君表示,每年均有編列路廊行道樹改善經費,經專家學者建議,名單樹種包含瓊瑤海棠、大葉山欖及番龍眼,待現有不良木移除、扶正作業完成後再行補植。
有鑒於汛期、颱風季將至,台東市公所現階段以樹木修剪、不良木移除為優先,針對樹冠過大、枝葉茂盛的行道樹,予以適度修枝縮減,減少受風面積,避免風吹倒伏,後續再行補植。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