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來,在歐洲海域持續發生虎鯨撞壞甚至並擊沉遊艇的事件,雖然沒有造成人員死傷,但確實造成不少財產損失。海洋學家一直感到費解,努力弄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答案另人出乎意料,這些聰明的海洋動並不是仇恨人類,也與領地保衛無關,事實是,牠們破壞船隻,只是好玩。

新阿特拉斯(New Altas)報導,經過多年的研究,由生物學家、政府官員和海洋產業代表組成的團隊,發布了他們的最新研究結果:「年輕而精力旺盛的虎鯨,在吃飽容易的環境下,因為精力無處發洩,就在只是想找一些好玩的事,而破壞人類的船隻,是蠻好玩的。」

近年來,西班牙加迪斯灣(Bay of Cádiz)的藍鰭金槍魚(南方黑鮪)數量急劇恢復,對於以這種大型魚類為食的伊比利亞虎鯨來說,環境突然變得好生存了。這意味著它們減少了覓食的時間,而「閑暇」之餘,虎鯨就有發揮其他「愛好」的時間。

科學家指出:「氣候變遷也可能發揮作用,導致這些金槍魚的迴游性不明顯,牠們持續活動於海域,也使得虎鯨不用到其他地方覓食。」

意思是,吃飽太閒的無聊時候變多,虎鯨需要找樂子來消耗精力。

科學家分析特定虎鮮的活動模式,發現對船隻的「攻擊」行動,通常是好幾隻集體所為,迄今為止觀察到有15隻,這些大多數是年輕雄性,是虎鯨種群中「最具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說難聽點就是不良少年),隨著虎鯨體型的增大,牠們有意識的想要探究自己力量的上限,而人類的船隻成為牠們挑戰的目標。

科學家表示,做攻擊船隻的虎鯨,還沒有發現年齡超過 25 歲的。科學家懷疑,最先是一批年輕的虎鯨這樣做,然後其他年輕的兄弟也跟著模仿,導致破壞船隻的「不良虎鯨」愈來愈多。

科學家以1987的一起怪異案例做為佐證,當年,美國華盛頓州的普吉特灣(Puget Sound),人們觀察到一頭雌性虎鯨頭上頂著一條死魚,牠也不吃,就刻意留在頭上。兩個月內,又有外兩隻虎鯨也也戴上了「魚帽」,似乎是一種時尚。顯然,虎鯨之間會有模仿的習性。

船主和海事當局希望,這種故意破壞船隻的流行活動,能儘早在虎鯨群中消退。現在能做的,就是請遊船的船主不要冒險離海岸太遠,同時,不要在高風險的開闊水域中停船下錨,那可能引起虎鯨的針對。

文章來源:Orcas are still smashing up boats – and we've finally worked out why

#虎鯨 #船隻 #破壞 #吃飽太閒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