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廢棄物排擠家用垃圾、廚餘等一般廢棄物處理量能,立委指出,去年高達百萬噸事業廢棄物進入公有焚化爐,各縣市垃圾處理量都被排擠,環境部必須使事業廢棄物有合適去化管道。環境部回應,將設置12座事業廢棄物處理設施,並輔導固體再生燃料(SRF)業者,如果成功,將能大量減少減少事業廢棄物量。
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到立法院社環委員報告「廢棄物暫存量逐年攀升,廢棄物處理政策短中長程規畫」。
環境部統計,去年全國廢棄物總量高達3162萬噸,其中一般廢棄物占36.6%,其中58.3%回收利用;事業廢棄物占63.4%,其中85.4%再利用,目前全國共24座大型垃圾焚化爐,每年約可處理650萬噸垃圾,而到去年為止,全國107座垃圾掩埋場,其中53座已累計暫置高達84萬噸垃圾。
環境部解釋,大型垃圾焚化爐2017年起全面完工後,家戶垃圾焚化量穩定成長,但因開始同時處理一般事業廢棄物,加上當年度將事業員工生活垃圾改列一般廢棄物、部分垃圾歸為非例行性排出垃圾,一般廢棄物暫存量從2017年逐年攀升到去年的84萬噸,預估2036年才能完全去化。
國民黨立委邱鎮軍指出,各地方事業廢棄物專門處理設施申設不順利,去年高達171.5萬公噸事業廢棄物進入公有焚化爐,占用公有焚化爐3分之1的處理量,使各縣市垃圾處理受到事業廢棄物排擠,目前桃園、新竹、南投等地垃圾堆積如山,特別是桃園市龍山區店子湖垃圾掩埋場,已堆積大量垃圾。
他強調,因公有焚化爐處理事業廢棄物費用較低,部分業者藉此獲得暴利,環境部不能坐視不管,但事業廢棄物沒去處,業者反而會亂倒,環境部也得重視。
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因國人習慣網購、利用外送,也越來越多人外食,尤其事業員工生活垃圾改列一般廢棄物,使得一般垃圾量越來越多,未來將新設置5座焚化爐,到2027年總處理量能將達到每年700萬噸。
彭啟明指出,未來除了要增設12座事業廢棄物處理設施,也因為SRF廠問題多,將籌組「SRF營運體檢輔導團」,3月內進行產業輔導,診斷問題並提出解方跟體檢報告書,中長期盤點SRF產業營運動態及效益,提出SRF白皮書,並協助業者成立聯盟,只要SRF產業發展成功,將能大量減少事業廢棄物,SRF不該被汙名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