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率先搭建了國際首個通信與智慧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實現了6G主要場景下通信性能的全面提升。中國通信學會10日在北京舉辦「資訊理論:經典與現代」學術研討會發布的一項新成果吸引業界目光。
現有經典通信技術,逐步逼近理論極限,觸及容量提升難、覆蓋成本高、系統能耗大等技術「天花板」,如何突破這一制約是業界關切。
經典通信處理資訊的方式是「模組化」,主要靠資源堆疊提升網路性能,因此通信系統性能提升的代價是網路複雜度的極速攀升。「與經典通信不同,通信與智慧融合的新型通信技術,能以『端到端』貫通式優化,替代『模組化』分離優化,以更簡潔的網路結構,實現通信系統整體性能的顯著提升。」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中關村泛聯院副院長許曉東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團隊基於通信與智慧融合的多項關鍵技術,搭建了國際首個通信與智慧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驗證了4G、5G鏈路具備6G傳輸能力的可行性。這一通信系統,設計智慧而簡約,其容量、覆蓋、效率三項核心指標也有了顯著提升。這一成果及其創新理論以論文形式發表於大陸通信期刊《通信學報》上。
相較於5G,6G具有更高速率、更低時延、更廣的連接密度,還能實現通信與人工智慧、智慧感知的深度融合。「新一代通信技術需探索新路徑,要從『堆疊式創新』邁向『顛覆性創新』。」張平說。
通信與智慧的深度融合是通信技術演進的重要方向。人工智慧將改變通信,6G也將推進人工智慧加速發展。張平表示,人工智慧將提升通信的感知能力、語義理解能力。泛在通信的6G又將人工智慧的觸角延伸到各領域各角落。兩者融合將加快形成數位經濟新業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