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熱絡,也衍生出營建廢棄物非法棄置問題,台中市環保局統計,近3年(2022年至2024年1至4月)累計接獲民眾檢舉434件,其中更不乏「北廢南送」;台中市議員李天生28日要求市府加強科技執法,有效取締,同時開放營建廢棄物「填海造陸」;環保局回應採取區域聯防並動用監視器、科技設備,取締成果已顯著提升;至於填海造陸,都發局表示,仍待研議。
李天生指出,依環保局統計,近3年接獲民眾陳情棄置營建廢棄物,總計共434件,分別是2022年度180件,2023年度205件,2024年度1至4月49件,其中經稽查違規屬實裁處73件,裁處金額共685萬6640元,另外涉及刑責移送78件,在移送案件中,廢棄物來源為本地的共61件,外來的共4件,外來與本地皆有的共13件。
李天生表示,近年來營建廢棄物入侵本市各河川、山區、農田等地,問題嚴重;此外,目前台中市建築工地約3000處,產生的營建賸餘土石方,數量驚人,外界質疑現有土石方資源堆置處理場不敷使用,造成營建廢棄物無處可去,四處亂竄;他也建議,市府應採用科技執法,加強取締;同時比照台北港,將營建剩餘土石方運往台中港「填海造陸」,提供更多元廢棄物處理管道。
環保局表示,近年來「北廢南運」日漸增加,並且有全省串連及集團化犯罪趨勢,目前協調檢警環等單位,採取區域聯防方式共同合力打擊,分別在各高速公路、快速道路進出匝道裝設監視器,並動用無人機等科技設備,即時掌握狀況,同時不定期辦理夜間攔檢,全面制止廢棄物入侵,取締成果已經顯著提升。
台中市都發局強調,轄內計有40多家砂石場,並輔導成立10家合法土資場,足夠收容餘土,目前每月辦理土資場土石方總量查核管制,且台中市營建賸餘土石方質地良好,進場後業者會逕行交易,去化沒有問題,至於能否送往台中港填海造陸,由於填海造陸和一般道路工程狀況不同,涉及問題眾多,還沒有研議定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