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雨水下水道建設總長度達716公里,不過水利處在巡檢雨水下水道時,發現有管線橫越影響水流,違反《台北市下水道管理自治條例》,雖然截至去年9月已改善30處,但至今仍有18件尚未改善完成,恐影響下水道的排水能力;水利處表示,將儘速將相關橫越案件辦理改善,以維公共排水安全。
隨著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所產生短延時強降雨,導致災害風險增加,本月10日雙北一度發布豪大雨特報,釀成北市信義區淹水成災;為降低水患發生,台北市水利處2023年度編列20億7610萬餘元,推動滯洪池及抽水站興建、更新及維護、雨水下水道縱走調查、沉砂池清疏與維護及水情監測等措施,盼能提升台北市降雨容受度及強化都市防洪韌性。
不過審計部審核報告發現,根據《台北市下水道管理自治條例》規定,任何設施不得穿越雨水下水道及其附屬設施,但截至2023年9月錄案管線的橫越案件共計48件,除已改善完成同意解除列管30件外,尚有18件尚未改善完成,仍在列管中或提報解列中。
根據報告顯示,18件尚未解列的橫越管線案件中,最多為台電7件,其次為自來水處4件以及台北市衛工處4件,其中甚至有4案阻礙通水斷面達60%以上;另外針對未在限期內改善或無提出相關改善計畫者已裁罰7件,其中台電遭罰5件、中華電信遭罰2件。
水利處表示,各管線橫越案件的改善期限,主要由該管的權屬單位依管線橫越所在位置、埋設深度、數量、相關試挖結果與預計影響周邊民生需求及交通動線的程度,來訂定並提報改善計畫。
水利處強調,將持續定期召開追蹤會議予以列管,並就當地條件,要求各單位依限配合辦理,以利儘速將相關橫越案件辦理改善,以維公共排水安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