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降低山陀兒颱風可能帶來的損害,近日許多農民都加緊採收,尚未能採收的作物則加強防颱準備工作,有蘆筍農就在迎風面將原本8尺高的防護網加高到10尺,蘆筍農說,上次凱米颱風造成7成農損,好不容易被強風折斷的蘆筍又重新「生寶寶」,只希望這次老天爺能高抬貴手,別再讓他心血白費、再苦等40天。
家住彰化縣溪湖鎮的楊詠裕是位蘆筍農,他感嘆,蘆筍很難防颱,除了再加強田間排水系統,只能靠加高防風網,降低風力,減少蘆筍母株被風吹斷的機會,像今天雖未下雨,但風勢較強,早上已發現有部分蘆筍母株被強風吹斷,讓他心疼不已。
楊詠裕表示,蘆筍母株斷掉後,要重新留母株,等母株葉子由綠色,轉為墨綠色,才會開始「生寶寶」長出新的蘆筍,這期間約需40天,今年凱米颱風已造成田裡約7成以上的蘆筍母株斷裂,加上前陣子高溫溼熱,部分蘆筍染上莖枯病,都造成蘆筍減產,產量僅約往年同期的1/4,產量減少,但因蘆筍有開放國外進口,因此盤商收購價格沒什麼調漲,農民損失災重。
為了防止山陀兒颱風再重創蘆筍,楊詠裕除在蘆筍田上方設置防護網,保護蘆筍母株,更在蘆筍田迎風面,將原本8尺高的防護網,加高至10尺,希望能減少蘆筍被強風吹斷的可能性。
除了蘆筍農加高防護網,為了保護即將進入採收期的高麗菜,高麗菜農也忙著為高麗菜蓋上防風網,並加以固定在田裡,急做防颱措施,農民只希望,老天爺不要將辛苦2個月的成果帶走,高麗菜田搶蓋防風網,讓防風網變成搶手貨,有農民就因買不到足夠數量的防風網,菜田只能蓋一半,無奈「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