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巨擘波音(Boeing)9日與關鍵製造工會談判破裂,並且目前沒有計劃重啟談判,而這場已經對公司財務造成重大影響的罷工邁入了第四週。波音公司表示,目前已撤回對美國約3萬3000名工廠工人的加薪提案,並指控工會方並沒有認真考慮公司提出的方案。標普(S&P)分析師估計罷工每個月將給波音帶來約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2億元)的損失
波音商用飛機負責人波普(Stephanie Pope)在發給員工的通知中表示,工會的要求「無法談判」(non-negotiable),雙方目前沒有繼續談判的意義。這場僵局使波音的財務和生產問題進一步惡化。
波音於今年(2024)一月份發生的新型飛機空中面板爆裂事故,暴露了安全問題,導致美國監管機構限制該機型生產。隨後,公司陷入現金流困境。波音於今年更換了執行長,由歐特柏格(Kelly Ortberg)接任,試圖達成勞資協議並挽救公司聲譽,但目前進展有限。
工廠停工影響了公司暢銷機型737 MAX、767和777的生產,原訂目標將737 MAX產能提升至每月38架的計劃,可能要推遲到2025年中。公司股票在週三早盤交易下跌1.7%,年內市值已蒸發超過40%,自9月13日罷工以來下跌了5%。
波普提到,波音團隊有誠意談判,並提出了改善的方案,包括增加實際收入與退休福利。但國際機械師和航空工人協會(IAMAW)表示,波音堅持上月提出的非談判方案,拒絕提高工資、增加假期或恢復十年前取消的退休金制度。
工會要求4年內加薪40%,並恢復定額退休金。先前,超過90%的工人拒絕了4年加薪25%的提案後走上罷工。波音上月提出「最終且最佳」方案,提供30%的加薪並恢復績效獎金,但工會的會員調查結果顯示,這仍不足以滿足工人的期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