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造橋鄉鐵路見返坂隧道群,為舊山線鐵道苗栗縣境內第1座隧道,於1903年竣工,由紅磚組成,隧道北口及南口分別有「穿月」、「噴雲」的題匾,2022由苗栗縣政府列為縣定古蹟,為守護珍貴歷史文化資產,苗栗縣政府委託施忠賢結構技師事務所承辦苗栗縣定古蹟「舊山線-見返坂隧道群」調查研究暨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歡迎有興趣民眾共同參與。
文觀局表示,「見返坂隧道群」是在2022獲得苗栗縣政府指定為古蹟,古蹟本體包含「見返坂隧道」及「造橋隧道」。第一代「見返坂隧道」為舊山線鐵道苗栗縣境內第一座隧道,1903年峻工,全長約193.1公尺,由紅磚組成,隧道北口及南口分別有「穿月」、「噴雲」的題匾,由日據時期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題字,在隧道口上方女兒牆為鋸齒狀磚砌之垛牆疊砌,為台灣鐵道史及技術工法的重要見證。
第二代的造橋隧道因鐵路電氣化於1976年啟用,全長約356.4公尺,至1996年因行車效能不足停用,為台灣鐵路電氣化時期重要見證。兩代隧道大致呈東北向45度相鄰平行配置,是舊山線鐵道北方區域的重要文化資產。
文觀局長林彥甫指出,文化資產活化與再利用,除了需有專家學者的調查與建議,同時也需要與地方管理及使用機關、居民進行溝通與協調,藉由說明會除了提出再利用可行方案建議及後續日常管理維護方式,使管理單位可更了解管理流程與方式、持續有效地共同維護歷史建築的保存外,也希望透過說明會與管理單位及民眾進行再利用意見交流,並匯集民眾對於「見返坂隧道群」的歷史記憶,結合該調查研究案的文獻爬梳、圖說,詳實紀錄於調查研究計畫中,於未來辦理修復或再利用時,能充分展現其文化資產價值。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