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已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而隨著老年人口增加,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數也急劇增長。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王欣儀發現,社區的失智據點的增設速度趕不上失智人口數,且據點的分配並未比照老年人口的分布,因此要求衛生局應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並將各區老年人口數向下延伸至「次分區」統計,確保失智據點能設置在有需求的地點。對此衛生局也坦言據點的確不足,會積極爭取預算。

王欣儀指出,為應對失智人口的增加及照護人力不足的挑戰,中央衛生福利部於2017年推出「失智照護服務計畫」提供補助,鼓勵地方民間團體設立失智據點,為中度以下的失智及失能者提供服務,以延緩失智症病程之發展;然而,現行的失智據點數量仍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她進一步揭露,台北市共有48個失智據點,然而相較於台北市3萬多名輕度及極輕度的失智症患者,現有據點的服務量明顯不足,且分布不均。其中士林區有6個據點,但老年人口和失智人口最多的大安區,卻僅有5個據點;人口數第3多的文山區僅設立3個據點,文山區底下的木柵次分區,則是全台北市老年人口最多的地區,但卻完全沒有設置失智據點。

王欣儀說,當地居民曾向她陳情,因家中輕度失智長者無法就近獲得服務,只能遠赴其他次分區,但因交通不便最終放棄服務。她也呼籲衛生局,隨者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北市各區失智據點的設置迫在眉睫,市府應立即盤點評估各區的需求,並向中央爭取降低補助門檻,改為「實支實付」的方式,無論據點服務多少人,都應按實際人數給予補助。

衛生局長黃建華也直言,雖然在老年人失智症初期時,可以透過社區據點跟巷弄服務站等不同單位獲得協助,但加上權責型的失智服務據點,台北市目前僅只有49個據點,對於台北市的現況來說確實還不夠。

黃建華也允諾,會積極向中央爭取「實支實付」補助,未來再增設新據點時,也會更細部分析老年人口多、失智人口多的地點,將失智據點設立在該設立的地方,地點的部分也會與府級討論,盡力做最大的爭取。

#失智 #據點 #台北市 #超高齡化 #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