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今年邁入第3年,以0403花蓮大地震作為策展主題,定調為「星球爆裂觀測站」,除利用強震當天花蓮地震觀測站記錄的波紋作為主視覺,邀請11組藝術家運用數位模型、場所攝影、療癒劇場等,從科學、神話以及藝術角度,探討人與環境共生的方式,另也集結縣內8處藝文平台作為「衛星站」,用地方視角帶領觀展者重新認識這塊土地。
文化局長吳勁毅表示,每位花蓮人都身處其境地震帶來的災害,這次藝術節希望從藝術角度,帶領大家從不同面向討論地震這件事情,因此特別邀請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老師馬國鳳擔任4位策展人之一。
他說,花蓮有全世界唯一光纖穿越斷層的地震觀測站,這次藝術節特別以0403地震當天收到的地震波紋作為主視覺,向外界展現當時地層裡的變化,且花蓮地震觀測站測出花蓮的地震密度是世界之最,因此將活動主題定調為「星球爆裂觀測站」,透過用神話、地震科學、平面設計等藝術角度,探討花蓮人與地震的關聯,以及如何面對自然災害的方式。
吳勁毅指出,這次主展場分別在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及美術館,其中石雕館大廳利用巨大立體的考古現場裝置,展示神話故事,希望透過神話裡地牛翻身的角度,探討人與自然搏鬥的過程,其他展間則是不同藝術家透過聲波體驗、攝影等畫面,傳達地震是持續的活動。
縣長徐榛蔚10日參加藝術節開展活動,認真聽取每位策展人對於設計發想的介紹,有感而發哽咽的表示,花蓮在0403地震之後真的很辛苦,縣府災後也很快恢復市容,不讓鄉親感到惶恐,不過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花蓮人,體內彷彿有著跟大地和平共處的DNA,災後都很有韌性的恢復日常,並透過互相鼓勵療癒彼此,花蓮真的不斷地在創造奇蹟。
文化局表示,花蓮跳浪藝術節於即日起至明年1月5日登場,除石雕博物館跟美術館兩大主展場,也邀請花蓮市、新城鄉、壽豐鄉、鳳林鎮、玉里鎮及豐濱鄉等8處在地藝文平台,以衛星站形式參與活動,透過展覽、講座、故事採集、書寫、繪畫等工作方活動,帶領民眾認識地方,也重新縫合撫慰心靈與地靈的創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