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今年接連受地震、風災影響,邊坡因樹木隨土石崩落變得光禿禿,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此邀請民眾一起用台灣原生種子製作種子球,並拋撒在轄內中橫公路福德祠下方邊坡,期待這些種子在陽光和雨水的潤澤下萌芽成長,持續守護太魯閣原生植被。
太管處表示,自從0403花蓮強震後,轄內新增不少崩塌地,原本相對穩定的植被也因坍方受傷,且令人擔心的是,新增的坍方地很可能被強勢的銀合歡等外來植物捷足先登,將對園區裡的特殊原生植被產生嚴重影響。
太管處為避免強勢外來植物趁虛入侵,6月起與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自然永續組專案助理教授張木林合作,召集熱心的志工與學生採集數10種台灣原生種先驅植物種子,經繁複處理後製成種子球,拋灑在受傷的崩塌地上,期待原生種植物發芽成長,阻斷外來植物入侵。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9日登場,大批民眾一同坐在太魯閣台地聆聽優美樂曲,太管處把握機會,召集參與採種解說的志工在活動會場設攤,張木林則帶著學生到場幫忙,以立板和影片向遊客解說採種復育崩塌地的計畫與行動,邀請民眾一起製作種子球,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孩子響應活動,整天下來共逾300人參與。
太管處表示,遊客參加峽谷音樂節時,還有機會以具體行動為經歷連續地震、颱風的太魯閣「做一件事」都感到開心,當天活動結束後,也送給每位完整參與活動的民眾一枚希望種子紀念胸章。
太管處指出,民眾製作的種子球是利用有機土、黏土混和加水,再加入志工採集處理好的密花苧麻、扭鞘香茅、構樹、駁骨丹、杜虹、車桑子等原生植物種子,整天共產生約20公斤種子球,昨也趁著種子球狀態最佳之際,與張木林團隊一早陸續將其拋灑在中橫公路183.6公里福德祠下方邊坡,期待種子發芽成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