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台北美術獎」首獎林彥君,延續其深掘聲音與記憶關係的創作,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的個展《洄鳴》,再次以聲響捕捉幽微的感觀與記憶。
《洄鳴》由兩件作品構成60分鐘為循環的旅程,包含聲音雕塑裝置《夢鳴》15分鐘的聲響演出,以及空間聲響裝置《洄道》45分鐘的敘事。
《夢鳴》由16件音響驅動的翅型機械裝置與聲景組成,以錯落編排的聲波驅動翅膀結構拍動、發出振翅的微響。作品靈感來自林彥君舉辦共眠聆聽實驗時,陪伴一隻蜻蜓度過牠此生最後半天的經驗。
林彥君指一日她與共眠者在附近森林尋找夢中的溫室時與牠相遇,蜻蜓自此攀附在她左手上,時而振翅變換姿勢,和她一起經歷自然環境裡的寂靜與微聲;直到午夜牠翅膀不再靈動,悄然離世。透過《夢鳴》,林彥君試圖捕捉記憶中蜻蜓振翅時稍縱即逝之聲響,以及生命的生息韻律。
《洄道》由林彥君與藝術家 Gediminas Žygus 共同創作。故事從在山洞躲雨的兩位陌生人展開,他們耳聞山中有個螺旋型隧道,走到中心處便能通往平行世界的海螺,接著一直向外走便能抵達夢之海洋。敘事由聲響推進,藝術家在幽暗的長型空間,佈署12個音響組成的空間聲響系統,細緻地重現隧道環境的立體音場。
2021年,林彥君以《氛塵:沉積於塵埃裡的聲景》獲台北美術獎評審團推舉為當年度首獎,作品提取儲藏在塵埃中的環境聲景與空間記憶,包括人耳無法觸及的聲音與頻率;透過沉浸式音景,邀請觀眾經由聆聽塵埃開啟對環境的知覺與想像。近年她在歐洲活躍創作,2022年更獲英國當代藝術學會(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ICA)委託創作聲響展演,透過聲音探索醒睡之際的感知變化。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