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租-KY前三季自結合併營收734.18億元、年減4.62%,創同期次高,但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50.32億元、年減18.32%,為近5年同期低,每股盈餘8.45元。其中,台灣、中國大陸、東協營收年減3%、年減11%、年增4%,獲利年減3%、年減35%、年增47%。

中租-KY前三季信用資產7992.41億元,季增1.7%、年減3.14%,反應當前經濟政策及環境狀況不確定性,使公司放款意願趨守。其中,台灣季增0.31%、年增1.79%,中國大陸季減0.58%、年減4.87%,東協季增3.54%、年減7.64%。

中租-KY前三季合併延滯率自4.4%升至4.6%,其中台灣、中國大陸、東協自3.3%、6%、5.2%略升至3.4%、6.4%、5.3%,主因分母的信用資產規模減少。若觀察第三季新增延滯金額,相較第二季均顯示趨於穩定,資產品質管控改善效益可望逐步顯現。

中租-KY董事長陳鳳龍表示,台灣市場的業務及資產品質均維持穩定,若排除停止承做的車貸委外業務,則信用資產仍有機會維持5~7%成長。停止車貸委外業務的放款缺口目前約15億元,但已逐步收斂,預期可望透過中小企業、微型企業等其他融資業務填補。

中國大陸方面,中租-KY指出近2季以人民幣計價的新增延滯金額已趨於穩定,若此趨勢能持續或進一步改善,將更有信心能逐步回復業務成長動能。陳鳳龍表示,今年前三季新承作案件的新增延滯率相較去年同期確有下降,先期指標已見改善,後續將繼續觀察。

陳鳳龍指出,中國大陸市場的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戰壓力仍在,中租-KY首要任務為維持資產品質,待回穩後才會重新追求資產成長,目前將持續觀察至年底是否維持穩定而持續的改善、且超越預期,才會重新恢復追求業務成長策略。

而東協地區今年獲利表現相對亮眼,儘管信用資產成長仍受泰國業務動能放緩影響,但越南及泰國的資產品質已見相當程度改善,相關減損提列明顯減少,且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的放款動能表現相對強勁,均推升東協今年整體獲利貢獻。

#年減 #中租 #KY #業務 #資產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