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政府外洩文件顯示,正在研發中的次世代轟炸機「PAK-DA」部分使用Su-57匿蹤戰機的零件與技術,包括液壓致動器與內置彈艙的齒輪鉸鏈。PAK DA預計與Su-57一樣,將武器完全內藏以維持匿蹤性能。
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12日報導,像這樣的技術共享並非首例,俄羅斯中程轟炸機Tu-22M3M目前就使用了與Su-57相似的通信系統,因其具備可靠性高、傳輸速度快、重量輕且節能等特點。
外界推測,Su-57採用的低反射玻璃纖維材料,一種可降低維護成本、取代傳統匿蹤塗層的新材質,也可能同樣應用在PAK DA上。
PAK DA計劃推展慢,西方這麼推斷
西方消息指出PAK DA計畫進展緩慢,俄方因缺乏高精密加工設備而導致零件生產受阻。但這一說法仍受質疑,因為俄國國防產業近年能從中國大陸取得大量先進機具,彌補蘇聯機械工業於1990年代衰退後的缺口。
俄國國防部於2023年12月確認,已委託建立專門負責PAK DA研發與測試的新設施。該機的設計於2019年完成,搭載的次世代發動機「Izdeliye RF」據報於2022年開始地面測試,並採用Su-57的AL-51F發動機技術。
由於研發延宕,俄國國防部在2010年代中期決定恢復生產Tu-160轟炸機作為權宜之計。目前預估PAK DA將於2030年代末服役。
俄戰略轟炸能量已落後中美
今年6月1日,烏克蘭軍隊在「蜘蛛網行動」中成功襲擊多處俄國戰略轟炸機基地,導致多架Tu-95MS受損或毀壞,事件促使外界重新關注俄羅斯戰略航空的未來發展。有分析認為,隨著可替代機種稀缺,俄方可能加快推進PAK DA量產計畫,以取代受損的老舊機隊。
儘管冷戰末期的Tu-160曾被視為全球性能最強的戰略轟炸機,但如今俄羅斯的空中力量已顯落後。
美國B-21匿蹤轟炸機已於2023年11月首飛,中國大陸也試飛多款大型無人匿蹤機,其中一型甚至比B-21體型更大,凸顯俄方在新世代戰略轟炸機競賽中的壓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