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慢跑」源自於日本,速度約為每小時4至6公里,是一種比健走稍快的有氧運動。中醫師李崇銘表示,超慢跑有助調養氣血、強健臟腑,適合高強度運動後易乳酸堆積的長者,若能搭配按摩足三里穴與肺俞穴,更能促進氣血循環。

李崇銘指出,中醫強調人體氣血流通與臟腑協調,認為健康之本在於「氣順則血行,血行則氣暢」。運動是促進氣血運行的重要方式,但長者進行高強度運動時,往往易超出體力負荷或乳酸堆積,引起肌肉痠痛與疲勞。

他表示,超慢跑節奏緩慢,能讓氣血均衡流動,改善氣滯血瘀,使經絡通暢,減少疼痛與疲勞,也有助活化脾肺功能、強健正氣並提升免疫力。

李崇銘說,由於運動強度低、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超慢跑能避免勞累過度、保護元氣,尤其適合陰虛體質者(易口乾舌燥、頭暈耳鳴、睡眠品質不佳者),有助養陰潤燥、減輕不適;氣虛體質者(易疲乏、出汗、肌肉鬆軟者)可從短時間、輕強度開始練習;脾虛體質者若能配合強健脾胃的飲食或中藥,效果更佳。

他建議,民眾應避免在過冷或過熱的天氣進行超慢跑,以保護脾肺陽氣,運動後可按摩足三里穴(膝蓋骨下緣下方約4橫指處)、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約2橫指處),促進氣血循環,並可適量飲用枸杞菊花茶或黃耆茶,補氣養陰。

#超慢跑 #長者 #中醫 #高強度運動 #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