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多管火箭發射器的搜尋結果,共20筆
美國陸軍協會博覽會 (AUSA2025) 期間,奧什科甚防務公司(Oshkosh Defense)展示了一種新型移動式地基飛彈發射器,可攜帶戰斧巡弋飛彈。烏克蘭媒體基輔獨立報(Kyiv Independent)特別報導,標題直接是「正是烏克蘭打擊俄羅斯所需要」。
泰國與柬埔寨7月底於爭議邊境地區爆發衝突,近期泰方情報文件卻揭祕中國在這起衝突中的兩面手法直指,中國在衝突中一方面扮演和事佬角色,但卻在衝突爆發前向柬埔寨輸送大規模砲彈。雖然中國過去多次否認提供柬埔寨用於打擊泰國所使用的武器,但專家直指,如此龐大武器交付應有中國高層批准,如此作為不會讓中國形象有加分作用。
泰國和鄰國柬埔寨24日爆發新一波武裝衝突,曼谷出動了F-16戰機,轟炸柬埔寨軍事目標。一張據稱泰國F-16戰機搭載炸彈的圖片顯示,炸彈上寫有「洪森你好(Hello Hun Sen)」的字樣。而洪森為柬埔寨前總理、現為參議院主席,也是柬埔寨現任總理洪馬內(Hun Manet)的父親,至今仍實際主導國內政治。
中國直-10ME直升機以低空打擊力聞名,有「樹梢殺手」的外號,它們已交付巴基斯坦的傳聞引發南亞軍事平衡的爭論,進一步升高了與印度的緊張。有軍迷認為,巴基斯坦採購多達40架直-10ME直升機,是在直接回應印度的「阿帕契」(Apache)直升機隊。 有人甚至說,直-10ME已在巴基斯坦服役部署。
在烏克蘭戰場上,目擊到北韓製造的M1991型,240公釐多管火箭發射器。再次顯示俄羅斯向北韓引進遠程火砲類裝備。
捷克民眾發起的一項支援烏克蘭的眾籌活動,在超過 2萬400名捐助者的愛心捐款下,成功募集到7000 萬捷克克朗(約9500萬新台幣),可以購買1架黑鷹直升機,證明捷克社會仍然堅定支持烏克蘭。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在周一表示,已有超過3000名北韓士兵在俄羅斯庫斯克(Kursk)戰場上受傷或死亡。澤倫斯基並警告,平壤當局可能會對俄羅斯派遣更多士兵和裝備。
A-10「疣豬」(Warthog)攻擊機最近在敘利亞東部上空現身,隨著敘國反政府軍推進,對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構成多年來的最大威脅。網路甚囂塵上的傳言說,這些戰機可能用以打擊阿薩德的盟軍。
以色列軍機19日深夜密集轟炸黎巴嫩南部,寫下近一年加薩戰爭爆發以來最嚴重的空襲,加深以色列與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Hezbollah)之間的衝突。美、英皆呼籲以黎雙方應該克制。
波蘭對新武器的需求仍然強勁,烏俄戰爭爆發推動波蘭軍事現代化,許多國內外國防公司準備都在週二(3)凱爾采(Kielce)舉行的軍事和警察防務展(MSPO)上展示其產品。已成的重要貿易展覽,波蘭今年計劃將約1600億波蘭茲羅提(約合新台幣1.32兆)創下新高,相當於該國GDP的4.2%用於國防。
歐洲防務展(Eurosatory)開幕當天,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這對德美聯手的組合上,在決定歐洲火箭砲兵系統的競賽中,德國成為萊茵金屬洛馬隊(Rheinmetall-Lockheed Martin)和以色列埃比特系統暨德法國防集團(Elbit-KNDS)團隊之間決戰的關鍵角色,洛馬更祭出如果德國選擇後者的火箭發射器,就不會提供導引多管火箭系統(GMLRS)彈藥支持。
中方自製直-20直升機的武裝改型最近首度出現在官方報導中,專家周二說,預料更多直-20改型將會開發。
美國國防部本週四(9日)宣布,美國陸軍已授予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一份價值4.51億美元(約新台幣146億元)的合約,來再造庫存的M270多管火砲火箭發射器(M270 MLRS),包含撤底檢修、舊車翻新以及系統升級等等,準備擴大美軍火箭炮兵和盟友的作戰能量。
北韓昨(22)日下午發射多枚短程彈道飛彈,官媒今日指出,這是北韓首度進行「核反擊模擬綜合戰術訓練」,並且由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親自指導實施,北韓稱,昨日發射的超大型多管火箭砲射程達352公里,該射程涵蓋南韓三軍總部所在地及駐韓美軍基地。
烏克蘭今年將接收西方援助的F-16戰機,俄羅斯總統普丁28日警告,西方交付這些飛機,並不會改變戰場局勢。而如果烏軍從第三國的機場動用這些飛機,這些飛機便成為俄方合法的(攻擊)目標。考慮到F-16能搭載核武,俄軍在作戰行動中也將考慮到這一點;但普丁也強調,關於西方近來渲染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後,將對抗歐洲、攻擊北約的言論是「無稽之談」。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在周三晚間表示,俄羅斯對北約國家(NATO)毫無企圖,也不會攻擊波蘭、波羅的海國家或捷克;但是如果西方向烏克蘭提供F-16戰鬥機,它們會被俄羅斯軍隊擊落。
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h)的總裁謝梅佐夫(Sergei Chemezov)承諾將於2024年上半年開始大規模生產新型多管火箭系統。本週社群媒體電報(Telegram)廣傳一輛新型雙口徑多管火箭系統,名為「文藝復興」(Vozrozhdenie),俄羅斯國防部長绍伊古(Sergei Shoigu)也有出現在這些照片中,從照片上來判斷發射箱一邊為122毫米火箭彈,另一邊則為220毫米火箭彈;發射箱疑似可拆卸,或許具備吊掛發射箱實現快速裝填的能力。
印度訂下雄心勃勃的目標,期望到2024-25年時,能將國防出口從目前的17 億美元(近533億台幣)增為50 億美元(近1,568億台幣)。這個目標似乎很難實現,但印度國防公司卻可以向南韓看齊,因為它已成為僅次於中國的亞洲最大國防出口國。
俄羅斯西部與烏克蘭接壤的邊境城市貝爾哥羅德(Belgorod)昨(30)日遭遇大規模攻擊,莫斯科稱釀成21人喪命、110人受傷,指控烏克蘭使用會造成大規模傷亡的集束彈攻擊,誓言復仇。烏克蘭並未宣稱犯案,不過烏國媒體指出,基輔發動攻擊是為了報復俄軍前一日對烏克蘭全國各地的連續大規模轟炸,釀成41死、上百人受傷,如果確是烏軍所為,這將是兩國開戰以來,烏克蘭對貝爾哥羅德的最大規模攻擊。
亞美尼亞是俄羅斯的長期盟友,但近年卻逐漸疏遠莫斯科,一直在買更多武器,並向法國和印度尋求採購防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