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淋巴結轉移的搜尋結果,共19筆
一名40多歲的女性工程師小美(化名),當發現乳房有腫塊後,僅三個月的時間腫塊就迅速增大,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腫瘤已逾5公分並有二顆同側腋下淋巴結轉移,經超音波導引穿刺切片及正子攝影檢查確診為第三期HER2陽性乳癌。
一名40多歲女工程師小美,發現乳房有腫塊後,僅3個月腫塊就迅速增大,經檢查發現腫瘤超過5公分並有2顆同側腋下淋巴結轉移,確診為第三期HER2陽性乳癌。與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採術前雙標靶合併化療,不到半年就讓癌細胞歸零,成功完成乳房保留手術。術後每3周施打一次雙標靶藥物,完成一年治療後,目前追蹤穩定、無復發跡象。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癌症,並以「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占約7成最多。多數早期患者接受手術搭配術後荷爾蒙治療,預後良好,但針對少部分中高復發風險族群,術後須採取更積極治療。專家指出,經醫師評估使用荷爾蒙療法合併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物治療,有助降低復發風險,且因服用便利、副作用可控,成為重要輔助療法之一。
37歲的吳女士因觸摸到左乳房腫瘤而至乳房外科就醫,經檢查確診為三陰性乳癌。由苗栗縣大千醫院安排接受六次先期性化學治療,待腫瘤明顯縮小後再手術切除。術後的病理化驗顯示,腫瘤細胞已完全消失,亦無淋巴轉移,整體治療非常成功,目前持續門診追蹤。
76歲的陳女士因近一個月持續出現無痛性血尿症狀,而到醫院就醫。經醫師安排靜脈注射腎盂攝影,顯示在膀胱內有大片陰影,續以膀胱鏡檢查,發現膀胱內有一個約7x6公分的巨大腫瘤。所幸,經醫師安排「經尿道膀胱腫瘤刮除手術」後,順利清除腫瘤,也成功保留膀胱,目前恢復良好並定期回診追蹤。
75歲的前民進黨立法委員陳婉真昨(10日)剛過完生日,今(11日)凌晨就病逝於泰國清邁當地醫院,消息震撼政壇。她的好友江仲驊表示,陳婉真在10年前就罹患乳癌,四年前確診最惡性的三陰性乳癌,之後癌細胞擴散至肺部。三陰性乳癌被稱為乳癌最惡性殺手,患者常面臨高復發率、高死亡率且高轉移率等情況,轉移處所常見於肺部、腦部。
大陸福建一名27歲的李姓女子,在醫院進行檢查時,發現右側肺葉有結節,由於沒有不適,她也沒有在意,不料,1年後因公司健檢,這時卻發現肺結節不僅惡化為成肺癌,甚至已轉移到淋巴,隨即進行手術。醫生則感嘆,李小姐「早該來(醫院)了」,若再拖延,還可能危及生命。
大腸癌是僅次於肺癌,國人最好發的癌症。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蔡鎧隆分享有位20多歲女子,因肚子偶爾會痛,加上大便有血,在他院做過痔瘡治療,情況卻沒有改善,他直覺不對勁,建議女子做大腸鏡檢查,果真發現右側大腸「一半的腸腔都是腫瘤」,術後證實罹患大腸癌。提醒若有持續性腹痛、糞便帶血等症狀,要警覺可能是大腸癌警訊,必要時應做大腸鏡檢查來釐清。
大陸浙江省麗水市一名男子返家掃墓祭祖時,突然在上香時被嗆了一口,不料,日後卻不斷打噴嚏與咳嗽,直到他去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肺癌晚期,且出現淋巴結轉移,所幸,男子經過治療後,病情逐漸好轉,他不禁感謝祖先「讓我嗆了一口煙」,不然不知道會將病情拖多久才發現。
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其中「三陰性乳癌」更被封為乳癌大魔王,一名31歲上班族柔柔(化名)平常不吃油炸食物、不喝手搖飲,連續6年健檢都沒有紅字,某天摸到乳房有硬塊,就醫檢查竟罹「早期高風險三陰性乳癌」。對此醫師表示,三陰性乳癌通常好發於35歲年輕女性,單身未生育者、偏好肉食皆有可能是危險因子,呼籲40歲女性定期進行乳癌篩檢。
我國乳癌發生率持續上升,其中「三陰性乳癌」更被封為乳癌大魔王,傳統化學治療成功率僅3至4成。醫師指出,免疫治療出現後,癌症治療已有明顯進步,但台灣乳癌死亡率不降反升,尤其早期三陰性乳癌健保給付仍停留在傳統化療,成為早期乳癌最大治療缺口,呼籲健保納入給付三陰性乳癌免疫治療。
一名40歲女子因手掌變黃,以為是肝病引發黃疸而求診,但抽血檢查顯示肝功能正常,卻有嚴重的缺鐵性貧血,於是被勸進一步做大腸鏡和胃鏡。結果在升結腸部位發現惡性腫瘤,最終確診為大腸癌第3期。醫師指出,更年期後婦女和一般男性的缺鐵性貧血患者中,有8.9%是大腸癌,應接受檢查以排除癌症風險。
16歲少女「小琪」日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就醫,治療1周卻未改善,且感覺頸部有硬塊,進一步查出惡性甲狀腺結節,所幸採微創手術根除病灶,頸部未留疤、聲音也不沙啞,安心做後續治療。醫師9日提醒,兒童及青少年也會罹甲狀腺癌,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口1至2人,仍要當心。
胡姓女大生近來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因無法確認是良性或惡性,緊張不已。日前就醫以「自然孔洞達文西甲狀腺手術」進行半側甲狀腺切除合併淋巴清除,確認是惡性乳突狀甲狀腺癌,幸病患年輕且沒有淋巴轉移,腫瘤也小於1公分,術後不需服用任何藥物、電化療,預後良好。
百年老藥阿斯匹靈具有鎮痛解熱與「護心」功效,大腸直腸外科陳致一表示,近年來的多篇研究也指向,長期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也具有降低增強免疫力,尤其是降低消化道癌症及大腸直腸癌的潛力。食藥署則提醒,服用阿斯匹靈會增加腸胃道出血風險,若服用後出現血便、黑便等症狀,務必立即就醫。
港星顏國樑2年前自曝罹患「鱗狀細胞癌」,聲帶被腫瘤壓住,無法發低音,如今傳出他已於前天(25日)去世,享壽71歲。醫師指咽喉處的鱗狀細胞癌,俗稱下咽癌或食道癌,好發於有菸酒檳榔不良習慣者,待出現腫瘤壓迫聲帶,出現發音障礙或造成吞嚥困難時,病程多已屆晚期,5年存活率僅約2、3成。
58歲鄭太太有一天突然感覺左腋下有腫腫卡卡的感覺,但又無明顯不適感,心想隔幾天應就會消腫了,也就不放在心上,時隔約2個月,卻在健檢時發現,竟已罹患乳癌第二期。
一名58歲女性,在日常活動時突察覺左腋下有腫大卡卡的感覺,但沒有明顯不適,也就不以為意,直到後來健檢時才赫然發現,左側乳房及同側腋窩長腫塊,最終確認罹患乳癌第2期。醫師表示,一旦淋巴結腫大有逐漸變大或長達數周都未消退,無論是否有出現伴隨症狀,如疼痛、發燒、體重減輕等,都該警覺是癌症所引起。
一名年約50歲的家庭主婦,因長期上腹疼痛而求診,照胃鏡發現有胃食道逆流,但在服用胃藥後,狀況非但沒好轉,甚至還加劇、從前面痛到背部,進一步做超音波檢查,最終確診為胰臟癌,僅再活5個月就不幸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