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鄭太太有一天突然感覺左腋下有腫腫卡卡的感覺,但又無明顯不適感,心想隔幾天應就會消腫了,也就不放在心上,時隔約2個月,卻在健檢時發現,竟已罹患乳癌第二期。
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發生率持續上升,台灣每年新增約1萬5000名個案。而乳癌常伴隨的表現,除大眾熟知可觸摸的明顯硬塊感外,還有乳頭凹陷、乳頭異樣分泌物(尤其是帶血分泌物)、乳房外型改變、乳房局部凹陷或凸出、乳房皮膚有橘皮變化,紅腫或潰爛,另腋下淋巴結出現腫大亦應特別留意。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指出,淋巴結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而淋巴結腫大常見原因大多為感染,包括細菌、病毒、結核菌、真菌或寄生蟲感染等,或是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結締組織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等所引起。
不過,一旦淋巴結腫大有逐漸變大或長達數周都沒有消退,無論是否有出現伴隨症狀,如疼痛、發燒、體重減輕等,這時就得提高警覺可能是癌症所引發。
沈彥君表示,鄭太太經乳房超音波及乳房動態磁振造影檢查(MRI),可清楚發現左側乳房一處約有3.8公分浸潤腫塊,並且在同側腋窩有一顆腫塊約2公分,高度懷疑為乳癌,且有腋下淋巴結轉移現象,經協助轉介至乳房外科醫師做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認罹患乳癌第二期。
沈彥君提醒,面對女性頭號殺手乳癌,應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及乳房超音波檢查,或安排乳房磁振造影檢查,把握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機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