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皮斯托利斯的搜尋結果,共14筆
川普的烏克蘭和俄羅斯特使基斯凱洛格(Keith Kellogg),於星期一抵達基輔,很快就會見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雙方氣氛熱絡,顯示川普政府對於這場三年戰爭,政策應該出現轉變。
德國與英國的國防部長共同表示,將合作研發射程2000公里的深度精準打擊飛彈(Deep Precision Strike’ Missile),這是因為俄羅斯的威脅已成為歐洲各國必須面對的大敵。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原先領導的聯合政府因內部分歧而於本月6日垮台,明年2月23日將舉行提前大選。《半島電視台》專文分析了本次德國大選面臨內外挑戰,包括烏克蘭戰爭持續、美國可能恢復保護主義政策,以及德國國內經濟停滯。目前民調顯示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及姊妹政黨基督教社會聯盟(CSU)支持率為32%,大幅領先。
據德國媒體《圖片報》(Bild)的報導,德國正準備向烏克蘭提供 4000 架先進無人機,它們具有高度環境辨識功能,雖然不如金牛座飛彈那樣威力巨大,但是仍被非正式地稱為「迷你金牛座」(mini-Taurus drones)。此舉可視為德國政府對於烏克蘭軍事支援的一種替代方案。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在華盛頓發表講話,主動呼籲柏林和華盛頓「將國防支出達到 GDP 的 3%」,同時也說到,他認為德國應該重新徵兵。
鑑於烏克蘭戰況危急,歐洲各國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援。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在訪問華盛頓期間宣布,將向美國購買3套M142「海馬斯」(HIMARS)高機動多管火箭砲,隨後將轉讓給烏克蘭使用。
新加坡海軍第4艘德國218SG型潛艦「獨特號」 (Inimitable),在德國基爾造船廠下水,出席儀式的政要包括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 以及新加坡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
搞了半天是轉包,然後卡在美國。德國軍企原定今年(2024)要向烏克蘭交付的200輛德國生產的防地雷反伏擊車(MRAP)無法如期交付,最快要到今年6月才能交付第一批,而且今年一整年只能交付一半的車輛,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間德國軍企根本沒有生產料件,而是由美國公司生產,然後現在料件又卡在認證那關,遲遲不能從美國出口,最慘的是這些車子到底能不能防雷都不知道。
歐洲軍火業者示警歐盟必須多元化棉花供應,否則將導致火藥生產困難。萊茵金屬公司執行長帕珀格(Armin Papperger)指出,超過一半的全球火藥棉絨(Cotton Linder)來自中國,正值如此關鍵的國防十字路口時刻,歐盟執委會3月竟宣布禁止「新疆棉」進口,俄專家認為,歐盟這項政治決定凸顯了官僚主義短視、施政毫無配套可言。
烏克蘭在去年初,向歐洲各國求到了相當大量的德國豹2坦克,希望能在反攻作戰大顯身手,然而6月的反攻並不順利,豹2損失了大約五分之一。如今,剩下的豹2坦克也面臨維護品質低落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缺乏維修備件。
本週二(5)德國媒體專訪國防部長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談到西方對於烏克蘭的武器供應未能達到設定目標的原因在於,歐洲軍火工業無法迅速生產足夠的數量、而受盡制裁的俄羅斯,武器彈藥還是源源不絕。
德國國防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向烏克蘭再提供另外4套 IRIS-T中程防空系統,這屬於總價14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計畫的一部分。不過,由於IRIS-T產能有限,這4套系統必須等到2025年才會供貨,這意味著對烏克蘭目前的處境沒有增益。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本週宣布,歐盟可能無法在1年內實現向烏克蘭提供100萬枚砲彈的目標。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本週二(14)證實,由於歐盟(EU)國防工業的「可悲」(Miserable)的狀態,彈藥供應將延遲。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今天(14)宣布,歐盟可能無法在1年內實現向烏克蘭提供100萬枚砲彈的目標。同時,歐盟正積極努力確保對基輔的武器供應不會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