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義務役期的搜尋結果,共25筆
台灣藝人閃兵風波至今仍餘波盪漾。然而在兵役制度更加嚴格的南韓,近期卻傳出三星集團會長李在鎔的25歲長子即將返回國內,履行長達39個月的兵役義務,而且他甚至為了服兵役而放棄了美國國籍,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
審計部週二(29日)公布總決算審核報告顯示我國過去4年強化後備戰力的成效有限,後備部隊裝備短缺嚴重,整體缺口高達三成,部分類別如通信與醫療支援裝備可用率甚至低於六成,且主力國造裝甲車「雲豹」也出現結構瑕疵,引來外國軍事媒體關注。
一年期義務役去年1月起復徵,國防部26日說明,去年共徵集6956員,轉服志願役共993人,亦即每7人就有1人「簽下去」;而根據內政部預估,今年將徵集一年期義務役約9839員。至於義務役是否要延長為2年?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26日重申,目前無此規畫。
1年期義務役去年起復徵,國防部今(26)日於例行記者會說明成效,去年共徵集6956員,轉服志願役共993人,亦即每7人就有1人「簽下去」,今年徵集的1年期義務役則約9839員。至於是否有規畫將義務役延長為2年期?國防部則重申目前無此規畫。
藝人王大陸官司纏身,先前砸百萬涉嫌逃兵役,後來又爆出案外案,他教唆黑幫毆打運將,最後裁定500萬交保。而現年33歲王大陸昨(13)依法規入伍成最老菜鳥兵,未來相關刑責躲不了。《新聞歸剛欸》北車進行街訪「役男為求免疫方法花招百出」,民眾給出驚人答案。
從川普就任2.0之後,有關於「棄台論」在美國戰略學界與政策圈再度浮現。從川普計畫接管迦薩走廊,再到美國對烏克蘭所提出的礦產協議,或直接與俄羅斯商討俄烏戰爭後的國際新秩序,都可以見到川普「交易式」的戰略風格。228川普在白宮會見澤倫斯基時,批評他「不知感恩」,強調「你必須感恩,你現在手上沒有牌」,並要求他「得更心存感激」。此番赤裸裸的國際真實秀,不僅使外界質疑美國對盟友承諾的穩定性,也令人不禁聯想到1950年代美國對台灣採取「袖手旁觀」政策的可能性。
農曆春節將至,內政部長劉世芳22日前往台北市信義區及中山區,探視服義務役期間受傷的周姓及吳姓2位退伍弟兄,除致贈春節慰問金表達對受傷弟兄及家屬的關懷外,同時也對提供生活協助、熱心發揮同袍情義的替代役役男們表達肯定之意。
美國下任總統川普將在明年1月重返白宮,今年秋鬥大遊行訴求「和平反戰,和平優先」,批評民進黨政府不解決高物價、高房價、高工時,反而「備戰止戰」將義務役期延長為1年、準備儲藏軍火、要高中生簽「青年服勤同意書」,呼籲民進黨政府不再充當美國棋子,激化兩岸對立危機,而是要徹底解決民生問題,現場更喊出「要加薪,不要做兵」的口號。
國防部今(30日)將「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送達立法院,報告中指出,面對共軍近年更趨頻密與強硬之軍事威脅,國軍未來五年兵力整建方向,秉「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之軍事戰略指導,致力於強化國防與韌性、建構不對稱戰力、提升戰力防護成效,強化作戰持續力,並將無人系統、人工智慧、先進科技研發運用列入整建重點,透過各武獲方式,打造堅韌國軍。
《華盛頓郵報》3日報導,台灣年輕人當兵不踴躍,面臨缺乏人力與設備的雙重困境。報導指出,台灣政府試圖延長義務役期並改革後備軍人訓練來強化國防,但台灣年輕人並沒有積極回應號召。對此,前海軍艦長呂禮詩質疑,美國老大哥有意見,台灣的義務役役期是否要延長為2年?
《華盛頓郵報》3日報導引述以台海戰爭為主題的戲劇《零日攻擊》片段,以劇中對台灣備戰狀況的悲觀評估,反映陸方威脅對台灣造成的挑戰。文中更指台灣年輕人當兵不踴躍,點出國防訓練缺乏人力與設備的雙重困境,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表示,台灣需要有意願和遠見,讓最頂尖的軍官加入招募和培訓。
一年期義務役恢復,軍紀案件預估增加,軍審制度是否恢復,再度受到外界關切。國防部長邱國正今說,只要對於國軍戰訓本務推動有利的附加方法,國防部都樂見;國防部法律事務司司長沈世偉中將也表示,先前軍審學術論壇上,專家都認為軍事法院應該要有功能,因此推動修法中,就能讓軍事法院在行政類案件就有相關功能,但是否恢復審理刑事案件,學者確實還有不同看法。
一年期義務役恢復,軍紀案件預估增加,軍審制度是否恢復,再度受到外界關切。國防部長邱國正今說,只要對於國軍戰訓本務推動有利的附加方法,國防部都樂見;國防部法律事務司司長沈世偉中將也表示,先前軍審學術論壇上,專家都認為軍事法院應該要有功能,因此推動修法中,就能讓軍事法院在行政類案件就有相關功能,但是否恢復審理刑事案件,學者確實還有不同看法。
美國學者分析,儘管副總統賴清德在1月台灣總統大選獲勝,但北京仍認為其在選前的對台策略已經奏效,未來除了軍事、外交施壓之外,還將加倍對台進行政治作戰。這可能會讓賴清德延續總統蔡英文的多項政策時帶來麻煩,其中包括台灣潛艦國造,及將義務役期限從4個月恢復至1年的計畫。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對許多家庭來說,今年年初義務兵役期程開始調整後,逐漸有1年期役男入營服役;對國軍來說,調整義務役役男入營服役期程,將面對兵役體制調整後,與國家安全、教育與役政等不同政府官僚體系,及社會與役男本身相互磨合適應的陣痛期。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但是對於許多家庭來說,今年年初義務兵役期程開始調整後,逐漸開始會有役男入營服役,對役男本身與家人來說,都會產生影響,並且留下人生成長回憶。
1年期義務役今年上路,首梯670名役男(陸軍2226梯)昨(25日)入營,展開8周入伍訓練。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透露,選前曾接到一位阿嬤的電話詢問「孫子接到兵單,早當還是晚當兵好?」她則回「早當比較好」。
義務役恢復1年期後,首批2005年後出生的(陸軍第2226梯)670名役男,今(25日)分別從北中南新訓中心入伍,接受為期8周的新兵訓練。役男尹鑫石受訪時表示,剛開始接到兵單的時多少有點緊張與忐忑,但實際到這裡發現沒有前輩說得那麼恐怖,心情有稍微放鬆。
義務役期今年起恢復為1年,訓練加重,但薪資也明顯上升,而在行政院核定軍公教今年起待遇調增4%後,義務役將受惠。據國防部公布先前的資料,甫入營的二兵義務役男可領取本俸加專業加給,共2萬320元,如今調整過後為2萬1350元,又由於政府負擔金額也上升,因此二兵等同月薪再加103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