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資方的搜尋結果,共3,032筆
據《界面新聞》報導,中國可回收火箭「朱雀三號」將於11月中下旬首飛。在此之前,大陸國內尚未有一款可回收火箭完成過發射任務。朱雀三號有望成為中國第一款投入運營的可回收運載火箭。目前,朱雀三號已進入首飛關鍵準備階段,近日首飛箭順利完成加注燃料、合練及靜態點火試驗,為正式入軌發射及一級回收開展各項準備。《界面新聞》還瞭解到,11月中旬,「朱雀二號」還會執行發射任務。
金融市場多頭氣勢旺,壽險業資產持續「增胖」。中央銀行公布,9月壽險業總資產達36.6兆元,連四個月增加並創半年新高;國外資產21.3兆元,連四個月增加且為五個月高點。另國外資產占總資產比重降至58.2%,略低於去年同期的6成,顯示壽險資產幣別錯配略見改善。
大陸「十五五規劃」明年上路,其中一項聚焦產業是人工智慧(AI)。然而,最新報告顯示,大陸AI應用程式新創企業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明顯落後美國,全球前100大私人公司AI應用程式中,僅有四款來自大陸。專家指出,大陸新創企業積極參與公部門計畫標案,追求短期收入,這種結構性因素使其難以像美國企業較容易獲得融資。
美國職棒大聯盟在進入休賽期後,場外卻掀起比自由市場更激烈的風暴。根據多家美媒報導,聯盟主席曼佛雷德(Rob Manfred)今年造訪費城人更衣室時,與球星哈波(Bryce Harper)因「薪資上限」議題爆發激烈衝突,甚至傳出事後有高層放話威脅哈波「小心被丟在水溝」,讓勞資關係再度陷入緊張。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股東投票批准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薪酬方案,若達成特定目標,他未來10年將獲得總價值將近1兆美元的特斯拉股票,是史上最貴企業薪酬方案。不過特斯拉支付馬斯克創紀錄薪資真的值得嗎?專家分析馬斯克確實很有價值,股東相信他的AI願景將能帶來豐厚收益,同時他本身就為特斯拉增值。
退休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然而,許多人對退休後的財務安排準備不足,恐進而影響生活品質。針對即將退休的人,《Forbes》列出以下4項容易犯的錯誤,需要特別注意。
台南紡織7日於台南仁德區舉行「南紡科技園區TST PARK」首期開發案動土典禮,規劃投資21億元興建一棟廠辦大樓及一棟科技園區管理服務中心,預計工期約兩年。南紡集團總裁侯博明表示,未來這些土地資產興建完成後,暫定保留2成出租,其餘皆會出售,但若全部出售預計可為南紡帶來900億元收益。
在競爭激烈的投資市場中,能以實戰績效脫穎而出,往往是對分析師專業最直接的驗證。統一投顧分析師陳立委,便是《工商時報》舉辦的逐洞賽中的常勝軍,並以大幅領先的表現引起市場關注。他不僅善於運用統一投顧的研究資源進行基本面分析,更憑藉量化投資的建模與程式應用,讓研究成果兼具效率與精準度,展現出結合專業分析與科技工具的獨特優勢。
美國就業市場惡化,美股重挫拖累,台股7日同步開低收低,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也由升轉貶,一路開低走低,且午後貶幅擴大,應聲貶破31元整數大關,暌違半年再現31元。匯銀指出,短線外資持續賣股匯出,加上出口商有餘裕惜售,加上進口商緊張進場買匯,三因素之下,預估新台幣將續貶,下一步匯價預計先朝31.2元叩關。
融程電(3416)周五公布2025年10月營收達新台幣2.99億元,月增9.8%、年減3.2%。累計2025年1至10月營收為新台幣29.34億元,年增15.8%,創下歷史新高,由於明確的市場布局與投資方向,提前於今年底完成新產能就緒,迎接明年營運需求,預計2025年可達成近兩成的營收成長目標。
國票金控(2889)10月稅後盈餘1.8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盈餘18.87億元,年增幅2.12%,每股稅後盈餘0.52元,10月底每股淨值12.48元。
中華電信擴大影視布局,三大投資方向底定!個人家庭分公司總經理胡學海6日表示,與文策院共同投資的文創基金,第一階段敲定10億元資金先行,其中,中華電投資逾50%、文策院30%,其它投資人鎖定可協助邁向資本市場的金控及賦能創新技術的科技業。
大陸男星于朦朧9月驚傳墜樓身亡,享年37歲。雖警方第一時間排除刑事案件可能,但外界仍認為疑點重重,網路上甚至流傳各種陰謀論,粉絲發起連署活動要求進一步釐清真相。曾與他有師徒關係的資深經紀人孫德榮日前上節目談及此事,語重心長感嘆:「于朦朧失敗在口風不夠緊。」
台鐵產業工會2017年「依法休假案」二審日前敗訴,不滿判決結果,今起在台北車站展開100小時絕食行動,抗議判決打壓勞工、交通部與台鐵改革被動。到場聲援的台灣工人鬥陣總工會揚言此案若沒好好解決,將串聯各工會激烈抗爭。台鐵公司回應,相關出勤制度都依勞基法辦理,尊重司法判決,對於同仁意見,將以開放態度持續溝通與傾聽。
綜合外媒報導,日產汽車集團以970億日圓(約新台幣195億)價格將橫濱總部大樓售予由台灣敏實集團支持的財團。日產正進行大規模的削減成本行動,包括裁員及關閉工廠,以應對20年來最糟糕的財務狀況。
健保補充保費可能納入股息課徵的新制,讓許多長期投資台股、仰賴股息現金流的存股族備感焦慮,衛福部研擬重大改革,未來個人若一年領取股息超過2萬元,就可能被課徵補充保費,財經專家「股魚」提醒,若擔心稅負壓力過重,不妨考慮將資金轉向「海外ETF」。
日本政府6日表示,因物價上漲幅度超過名目薪資的漲幅,故扣掉通膨的當地9月實質薪資,已連續9個月都在減少。分析師認為,日本央行已暗示12月可能會調高利率,但新日相卻是不偏向升息的鴿派,在受薪階級的民眾荷包愈來愈薄下,央行的利率決策也變得格外困難。
金管會公布整體外資2025年10月持續淨匯入約15.54億美元(約新台幣477.84億元),為同期第三高,使前10月淨匯入約340.99億美元(約新台幣1.04兆元)、續創同期新高,累計淨匯入金額升至3174.11億美元(約新台幣9.76兆元)、再創歷史新高。
國發會開放民間企業申請基礎建設認定辦法出爐,公股金融業者動向頗受關注。據了解,第一金投信子公司第一金私募股權公司,以「第一金資本宏璟智慧綠色公建有限合夥」名義,提出物流中心建設申請認定,並於11月3日獲得經濟部核發認定書,搶得此一開放政策的頭香。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投信法人指出,政治事件通常不會創造結構性投資機會,儘管日股短期內可能因不確定性而波動,但投資焦點仍聚焦於中期具備潛力的被低估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