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鄭文隆的搜尋結果,共54筆
潛艦國造(IDS)原型艦「海鯤號」確定無法於9月完成海上測試,主導IDS計畫的國安會諮詢委員黃曙光9月28日請辭獲准,兩者之間有密切的關聯,海鯤號於11月底交艦出現變數,是否會衝擊潛艦計畫、甚至整體國防設計,已成為賴清德總統與國防部的燙手山芋。
肩負潛艦國造重責的台船人事再掀風暴!甫上任1年的董事長黃正弘27日突以家庭因素為由請辭獲准,經濟部火速宣布由成功大學副教授陳政宏28日接任。然而,知情人士透露,黃下台恐非單純家庭考量,而是因台船虧損嚴重、與工會關係不睦,加上其學者背景難以接地氣,在進退兩難下,疑搭上內閣改組順風車提早抽身。
台灣國際造船(台船)董事長黃正弘甫上任1年,被寄予厚望推動國艦國造等重大任務,未料今(27)日驚傳因「家庭因素」考量而請辭獲准。經濟部也隨即派任新的董事長陳政宏,陳為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將於近日走馬上任。
國造潛艦海鯤號17日完成首次浮航海試,引發討論。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今(18日)發文表示,潛艦海試是一門專業,不光是看熱鬧或被帶風向,陷入「會不會動」這種層次的討論。一艘潛艦測試,一般來說至少要執行5個階段:1.泊港測試(HAT),2.水面航行測試(Surface Trials),3.初潛測試(Shallow Dive),4.潛航性能測試(Full Dive Trials),5.戰鬥系統測試與武器發射試驗。若標準只是「能不能動」,豈不是拿國軍弟兄作戰需求開玩笑?
國造潛艦「海鯤號」17日終於從台船高雄廠區碼頭駛出,展開首次海上測試(SAT),吸引眾多軍事迷朝聖記錄。這是海鯤號自去年下水以來首度離開高雄港進入開放海域,約5小時海測後返航,順利完成任務,但以浮航為主、暫不下潛。
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原訂4月份將進行海上測試,但國軍昨(29)日召開記者會,海軍參謀長邱俊榮坦言,目前正在做系統調教跟測試最後階段,意味原定4月海測的目標「跳票」。對此,資深媒體人陳揮文質問,後續的那7艘潛艦還要再繼續建造嗎?
根據日前送達立院的114年國防預算書,國防部為強化水下嚇阻戰力,自明年起由海軍編列14個年度,高達2840億餘元預算,以「第三階段後續艦籌建」名稱建案,採購7艘後續艦。而被視為潛艦國造三要角的台船董事長鄭文隆無預警下台、國防部參事海軍中將邵維揚即將屆齡退伍,引發討論。國民黨立委洪孟楷6日就說,陣前換將本來就不會是好事,並質疑一任總統4年,一次編列14個年度,把後面四任總統都已經先決定了,「是在向誰交代?」
行政院長卓榮泰6日下午在高雄市長陳其邁等人陪同下參訪台船 ,媒體喊話問卓榮泰對於柯文哲被收押,及民代爆料台船前董事長鄭文隆被換是因為童子瑋,他均未回應。針對台船新任董事長黃正弘致詞時說,台船作的很多船都是首艘艦、原型艦難造且預算低,卓榮泰對此回應說:「我們現在給你7艘潛水艇,這樣可以嗎」,現場也響起一片掌聲。
台船公司在潛艦國造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完整參與原型艦海鯤號的前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日前無預警下台,改由成大教授黃正弘接任。國民黨立委王鴻薇透露,她接獲台船內部消息,指其中原因來自台船內部不滿鄭的勢力,找上賴清德總統姪子、基隆市議長童子瑋運作,拉下鄭文隆,王質疑海鯤號還沒海測,陣前換將是否會有影響。對於藍委指控,童子瑋昨表示他不回應這個問題。
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今年將進行海測,後續艦預算也編列高達2840億元,國民黨立委王鴻薇4日質疑,潛艦國造關鍵人物國安會諮委黃曙光、前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海軍中將邵維揚,其中鄭文隆近期無預警下台,邵維揚也將屆齡退伍,潛艦國造要角三缺二,令人質疑該項計畫是否會有什麼變卦,甚至擋到了誰的財路?另也傳出,海鯤號今年底以前不可能進行海測。
為支持潛艦國造政策,根據日前送達立院的114年國防預算書,國防部為強化水下嚇阻戰力,自明年起由海軍編列14個年度,高達2840億餘元預算,以「第三階段後續艦籌建」名稱建案,採購7艘後續艦。對此,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4日)質疑,在新政府上台後,潛艦國造工程二個重要人卻離退,令人質疑該項計畫是否會有什麼變卦,甚至擋到了誰的財路?
繼台船、中鋼董座換人,國營雙雄之一的中油董座李順欽也將去職,經濟部已初步核定現任總經理方振仁內升,所留總座位置則由副總張敏接任,但全案仍須等經濟部長郭智輝下周訪日回來才作最終敲定。至於台糖現任董事長楊明州一年一聘,10月到期,傳出賴系人馬與台南幫可能空降。不過楊有高雄市長陳其邁鐵桿支持,留任仍有機會。
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宣布由前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接任因外遇事件下台的前交通部長李孟諺。卓揆給出的理由是陳世凱「年輕、有學習力、肯打拚、配合良好」。有意思的卻是,卓榮泰對這個人事安排似乎也不是那麼有把握,對在場記者一連說了好幾次「你們可能比我還了解他」,「你們可能有看到我所沒看到的那些面向。」
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宣布由前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接任因外遇事件下台的前交通部長李孟諺。卓揆給出的理由是陳世凱「年輕、有學習力、肯打拚、配合良好」。有意思的卻是,卓榮泰對這個人事安排似乎也不是那麼有把握,對在場記者一連說了好幾次「你們可能比我還了解他」,「你們可能有看到我所沒看到的那些面向。」
迎造船潮,台船(2208)首張商船大單到手,受中航(2612)委託建造新一代21萬噸級海岬型散裝貨輪兩艘加上選擇權兩艘,每艘造價7,600萬~7,980萬美元,以台幣匯率31.82元計,約合新台幣24.18億~25.39億元,總計四艘造價約96.72億~101.56億元,逼近百億元。
台船(2208)首張商船大單到手,受中航(2612)委託建造新一代21萬噸級散裝貨輪2艘加上選擇權2艘,每艘造價7,600萬~7,980萬美元,以台幣匯率31.82元計,約合新台幣24.18億~25.39億元,總計4艘造價約96.72~101.56億元,逼近百億元。法人估,毛利率約3%~5%。
台船公司承接中國航運旗下子公司2艘21萬噸級散裝貨輪,及後續2艘的選擇權。今(26)日雙方簽約。該案雙方自今年年初開始接洽,歷經多次技術及商務的協商過程,台船最終以優越的船型性能方案,加上較早的交船檔期優勢爭取到本案。
行政院核定以14年打造7艘潛艦後續艦,預算2840.8億元。據透露,潛艦國造小組原先規畫原型艦海鯤號在2025交艦,2027年能有第2艘潛艦交艦並執行戰備。不過,軍方官員說,第2艘潛艦能否於2027年交艦成軍,存在諸多變數。
一、工商企業
潛艦國造7艘後續艦預算22日經行政院核定,全案2840餘億元,但明年只編20億元闖關,國防部盤算「頭過身就過」,此舉雖彰顯賴政府支持潛艦國造的決心,但這筆天文數字,是建軍史上最大一筆軍事投資案,立院審查仍應嚴格把關,替國人看緊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