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阻卻違法事由的搜尋結果,共23筆
花蓮禪光育幼院去年遭爆虐童案,監察院糾正花蓮縣政府社會處對禪光育幼院的機構管理嚴重失靈、對院生評估失當、對曾遭不當對待的通報案件均認為合理管教而不開案,且怠於督導性平事件通報,並移請議處違失人員;民進黨立委林月琴、陳培瑜呼籲,衛福部應積極研商修正兒少法規,健全揭弊者保障,並強化中央監督地方及機構權責。
教師節將至,全國22個教師工會與朝野立委於今(25)日齊聚教育部前,舉行「挺老師、護教育」行動,提出五大訴求,包括教育決策回歸專業、行政減量、遏止濫訴、補足人力及調高待遇,呼籲各界正視教師困境。
一位清潔隊員清運垃圾時,見到一個丟棄回收、僅值32元的大同舊電鍋,私自帶回後送給一名拾荒婦,卻被以涉嫌貪汙移送法辦。法界人士引用日本「一厘事件」以及台灣「一張信紙事件」,依照台灣最高法院74年台上字4225號刑事判決「實質違法性」之見解,主張並不構成犯罪。
新北市永和區保平路一處路口去年8月間,有駕駛行經此處時,因未禮讓行人,遭到巡邏員警追車攔下開罰,駕駛被罰6000元罰緩,對此,駕駛表示當時正在找車位,他看到行人無通過馬路的意願,當下便以時速5公里緩慢通過,且當時員警也沒有禮讓行人,因此要求免罰;對此,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認為,駕駛違規事實明確,且與員警有無違規是兩回事,不能就此主張免罰,最終法官駁回駕駛的告訴。
新竹林姓國小教師不滿學生小明(化名)上課看課外書,又跟隔壁同學爭搶教具的行為,認為小明擾亂上課秩序,竟心生不滿,出言「mother fucker」並大聲訓斥小明,還氣到把零食摔到地上,有學生因此嚇哭。林男刑事依成年人故意對少年犯公然侮辱罪,遭判處拘役40日,刑事附帶民事判賠2萬元。
隨著社會變遷,不少學生愈來愈有自主意識,頻傳「毆打教職員」,然而現行法規下,多數教職員深怕稍有管教會吃上官司,只能任由學生胡鬧,國民黨新北市議員陳儀君還發現,新北校安人員月薪僅3萬3750元,低於中央規定的3萬5120元,擔憂種種因素下會讓校安人員補不齊;新北教育局回應,已逐步改善相關權益。
日前一名台中小六生拿球棒打老師引發軒然大波,專家告訴 CTWANT記者,這事件不僅暴露管教學生行為面臨嚴峻挑戰,也突顯教師弱勢地位,「教育部限縮老師的管教權之後,後果陸續一一浮現。一旦家長的懲戒權也被刪除,可預見同樣的荒腔走板將發生在家庭上,誰來管教孩子呢?」教學現場已出現新形態「放牛班」,裡面聚集了難以管教、被老師放生的孩子。
法務部預告修正刑法墮胎罪,將孕婦墮胎處罰從3000元罰金提高至8萬元引發熱議,陽明交通大學科法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2日指出,法務部這項預告修正可能沒說清楚,讓各界傻眼,此修法是在現行墮胎罪尚未被廢除下,因應我國罰金刑一律調整級距的隨同修法,並沒有打算嚴加處罰實施人工流產的婦女。
一名陳姓男子於去年載著癌末妻子,開車行經雲林縣口湖鄉台61線時,因臨時停靠於路肩,遭到後方車輛檢舉,陳男提出申訴仍遭開單挨罰4千元,陳男提出行政訴訟,並主張當天因癌末妻子突然嘔吐不止、滿口穢物,他擔心穢物會造成妻子噎到致命,便停靠路肩清理;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勘驗影像與陳妻醫師證詞,符合緊急避難阻卻違法事由判處撤銷原處分,可上訴。
新北市割頸案發生後教育部針對校園安全、教師管教等修正《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明定教師必要管教行為得以「阻卻違法事由」不罰,新北市長侯友宜4日在議會總質詢承諾,若教師因正當管教被學童家長提告,市府會協助整個訴訟程序,做他們最堅強後盾。
新北市割頸案發生後教育部修正《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明定教師必要管教行為得以「阻卻違法事由」不罰。國民黨籍新北市議員陳儀君今(4)日在新北市議會總質詢時提到若教師仍被家長堅持提告究責,新北市府是否會協助處理,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承諾「整個訴訟程序會協助他做好,做他們最堅強的後盾」。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媒體人張禹宣30日都指出,早在疫情期間,NCC就證實中華電信協助疾管署串聯台灣5大行動通信業者基地台訊號,運用三角定位就可直接監控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的手機位置。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也質疑政府獲得民眾個資,與新冠肺炎疫情後,政府施行各項「振興券」發放有關。
北市謝姓男子一家人與廖姓鄰居起衝突,遭廖以手機近距離拍攝謝妻及小孩,謝男情急之下,拿起廖的手機往地上摔壞,遭起訴毀損罪。台北地院調查後,認定謝屬正當防衛,有阻卻違法事由,判決無罪。可上訴。
立法院近日排審國會改革法案,引發藍綠激烈衝突,其中立法院的調查權引發爭論。財經專家黃世聰表示,法條不明確可能會變成立委無限擴權,很多公司行號、經商人士都一直在觀察這件事情,像是外媒報導艾斯摩爾可以遠程關掉台積電,立委可能就找台積電來說清楚,或是立委介入公司派、市場派爭奪公司經營,公司被調查就完蛋等等,有太多可以做的事情。對此,藍委陳菁徽除解釋法條內文外,還直言「哪個委員要調查台積電營業秘密,不會被出征到下台?光想就知道不合理」。
針對教育部修正公布「校園霸凌防制準則」、「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或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表示,這兩個法案對教師行為之行政調查「綁得更緊」,學校處理程序「更繁瑣」,行政權對教育專業的戕害更嚴重。
對於傷害他人的少年犯回歸校園,教育部長潘文忠今表示,經跨部會討論,少年要從觀護所或矯正機構復歸學校,少保官在調查或裁決過程,一定要請學校參與,讓學校充分了解學生狀況。此外,教育部也將補助各縣市建置中介教育基地,以接住這些孩子。
新北市去年底發生震驚全國的國三生割頸案,也燒出社會對校園安全的疑慮,教育局13日到議會就學生管教及校園安全作專案報告,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自少觀所返回校園的學生,將先於就近學區接受1到2周的中介教育,協助其逐步返回校園,目前課程仍在規畫中,預計4月上路,民代要求課程規畫應更具體化。
新北市2023年發生震驚全國的校園割頸命案,也燒出社會對校園安全的疑慮,對此,新北市教育局今(13)日於議會針對學生管教及校園安全作專案報告,內容包含4大面向精進教師管教、校園安全等策略,不過報告被多位與會議員批評僅有大方向,並無具體作為。
新北國中生命案震撼全國,教育部於2日召開校園安全諮詢會第2次會議,會中除了提出3項強化校園安全方案,也討論修法放寬校安檢查限制,並區分為2種條件,針對處於保護管束期間的「特定學生」,無須採取會商程序,即可搜書包;「非特定學生」則須緊急會商,確認有危害他人等情況才能檢查。
新北市國中生命案引起全國各界高度關注校園安全,教育部於2日舉行第2次校園安全諮詢會議,教育部長潘文忠在會後記者會表示,不僅將增列多項措施,讓教師維持教學現場秩序,且能阻卻違法,避免過去動輒得咎的情形,也在會議提出「觸法少年個案協助關懷機制草案」供少年法院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