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輪兩岸貨貿談判12日閉幕,我方主談代表經濟部國貿局長楊珍妮表示,《兩岸貨貿協議》文本大抵達成共識,僅剩文字修正。4大產業市場開放未有進展,但「了解彼此難處,就是最大進展」,雙方有共識繼續往前走,至於下次談判地點將在大陸,但確切時間還未商訂。
為期3天的貨貿談判,我方主動在雙方談判地點──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召開記者會。楊珍妮直言,具體成果無法用比率來評估,但是雙方的溝通、了解彼此立場就是最大的進展,而且也針對市場開放、動植物防疫檢疫機制(SPS)、技術性貿易障礙(TBT)、貿易救濟、透明化、文本條文都有進行溝通。
中韓簽FTA 我虧損大
其中,我方向陸方強烈表達中韓FTA簽署對我方產業影響的憂心。楊珍妮說,一旦中韓FTA早於兩岸貨貿達成協議,台灣出口產品將有24.72%受影響,整個產業損害高達300多億新台幣,對方表示了解。
12日議程主要是聚焦貿易救濟,楊珍妮對此表示,將依當初ECFA協商,國際間貿易救濟措施如反傾銷等調查機制,雙方同意比照WTO模式處理。
陸方關切傳產開放
這3天協商議程,外界最關切的4大產業是否有具體進展,楊珍妮表示,2012年我對大陸的出口確實是集中在3大產業,石化、工具機及面板占出口貿易總量的3成,因此在談判過程中,雙方已就貨品結構、貿易數字提出關切,陸方也針對其關切項目進行了解,但還沒有討論到降稅對工具機、汽車業未來銷往大陸的具體幫助。
有關5個籃子降稅清單及稅率安排,楊珍妮說,談判還沒到這個階段,目前還須就彼此關切項目,進行產業發展情形、產品進出口與貿易狀況進行分析。但楊珍妮說,陸方關切項目有石材、紡織、衣服、鞋類等傳統產業。至於與食品安全相關的SPS,雙方希望以合作方式來建立緊急處理處理機制、即時通報等,
並沒有跟現行食安
新聞連結。
#談判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