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1兆美元的搜尋結果,共896筆
高齡95歲的「股神」巴菲特10日宣告,自己年底卸任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執行長後,將不再撰寫每年2月發表的年度股東信。換言之,波克夏將迎來新常態,而新常態可能還包括:沒有「巴菲特溢價」。
今年以來OpenAI及一票科技股受AI熱潮推動股價狂飆,幕後金主軟體銀行因此受惠,上季(7至9月)淨利暴增1倍以上。不過軟銀宣布,已出售對美國晶片巨頭輝達持有的所有股份,交易金額高達58.3億美元。
台積電年度運動會於上周六舉行,特別嘉賓為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他身穿台積電紅色POLO運動衫現身會場,引發外界關注。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黃仁勳此行主要目的是洽談更多產能合作,顯示台積電未來發展前景受到高度期待。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股東投票批准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薪酬方案,若達成特定目標,他未來10年將獲得總價值將近1兆美元的特斯拉股票,是史上最貴企業薪酬方案。不過特斯拉支付馬斯克創紀錄薪資真的值得嗎?專家分析馬斯克確實很有價值,股東相信他的AI願景將能帶來豐厚收益,同時他本身就為特斯拉增值。
OpenAI和亞馬遜於美國時間11月3日宣布,雙方簽署1項價值達380億美元的協議,讓OpenAI可以透過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使用數十萬顆輝達圖形處理器(GPU),運行、訓練其人工智慧(AI)模型。
特斯拉股東6日正式批准了馬斯克創紀錄的薪酬方案,該方案的價值可能高達1兆美元。同時,馬斯克披露了為實現將特斯拉轉型為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巨擘的願景,特斯拉將需要興建一座被他稱為「超大型晶圓廠」(Tesla Terafab)的計畫,並表示將與英特爾合作籌建。
特斯拉CEO馬斯克6日在股東大會上表示,為實現公司布局AI和機器人領域目標,特斯拉需要自行建造一座超大型晶圓廠,以滿足龐大運算需求,他還提到可能與英特爾展開合作。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周四(6日)在股東大會上拋出震撼彈,表示隨著自動駕駛與機器人應用的快速成長,特斯拉可能需要自行建造一座月產能高達100萬片晶圓的大型晶圓廠,以支撐未來龐大的運算需求。他透露,公司或將與晶片巨頭英特爾(Intel)展開合作。受此消息激勵,英特爾盤後股價一度勁揚近4%。
在周四盤後召開的股東大會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表示,該公司擬建造一座「巨型晶圓廠」(gigantic chip Fab)來滿足未來龐大的算力需求,且可能與英特爾合作打造AI晶片。
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穎崴(6515)公布2025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6.8億元,月增2.15%、年增4.99%,改寫同期新高、歷史第四高。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63.03億元、年增28.47%,已超越2024年全年57.98億元、提前改寫年度新猷。
美國政府關門成為市場流動性拉警報的禍首,並被歸咎為美股4日慘跌主因之一,因停擺月餘,美財政部TGA帳戶囤積現金破1兆美元,相當於從市場抽走7,000億美元流動性,衝擊風險資產。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在周二表示,將投票反對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所提出的薪酬方案。
文曄(3036)今(4)日召開線上法人說明會,受惠AI相關半導體需求持續升溫,第三季每股盈餘(EPS)達3.4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董事長鄭文宗表示,AI相關半導體需求快速成長,文曄的AI業務主要集中於資料中心與通訊領域,第三季表現相當亮眼,但這只是起步。展望明年,隨著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推進資料中心建設,AI半導體需求將持續擴張,成長動能可望延續。
川普4月宣布對各國課徵對等關稅時,眾多經濟學家預測美國通膨持續飆升和增加衰退機率。但企業和民眾趕在物價因關稅而上漲前補充庫存,讓「關稅末日論」到目前為止仍未發生,通膨也未如預期那樣失控。
美國最高法院5日將審理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的合法性,之前聲稱有義務旁聽判決的美國總統川普,2日改口表示不會出席聽證會,強調如果輸掉這場官司,美國將在未來好幾年被削弱,陷入金融困境。此外,川普自豪關稅替美國帶來財富,但根據最新民調,59%的美國人不贊成川普的工作表現,並將通貨膨脹歸咎於他。
市場高度期待的習川會只進行了100分鐘,具體而言,川普與習近平這次會議是戰術性的和談,雙方降溫,並鎖定幾個迫切問題:
國泰世華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美國實施互惠關稅政策雖帶來可觀收入,但對全球經濟動能均產生影響,留意美國是否將於2026年有超出預期的降息,進而削弱美元,互惠關稅與貨幣波動將持續影響企業決策。
全球資本市場對人工智慧(AI)熱度持續升溫之際,OpenAI正悄悄推進一場可能刷新歷史紀錄的首次公開募股(IPO)。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出訪亞洲,預計將於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幾天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中雙方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所舉行的第五輪美中經貿談判中,已達成「實質性的框架」,將有待兩國元首見面會談後確認。貝森特表示中國「願意大量採購美國大豆」,並將對稀土出口管制「順延大約1年並重新評估」;美國則「避免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但中國尚未證實吉隆坡具體協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