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交通死亡人數的搜尋結果,共22筆
交通安全攸關全民生命安全,而交通部今年道安預算僅編列3.8億元,較去年大減1.1億元,立即引發社會質疑。在交通事故頻傳、高齡化加劇的此刻,政府卻選擇壓縮經費,甚至教育部編列的交通安全教育經費更消失無蹤,兩大部會責無旁貸,都應該對外說清楚到底在搞什麼鬼。
交通部公布今年上半年整體交通事故統計,全國有1368人因車禍死亡,較去年同期減少67人,其他指標如機車事故、高齡者、酒駕、行人、兒少死亡等,數據也都呈現下降。不過,台南市上半年有168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較去年大增39人,總數及增幅都高居各縣市之冠。
台灣交通曾被外媒《CNN》形容為行人地獄,如今又有德國媒體報導點名台灣多項交通問題,更指每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數比911恐怖攻擊死亡人數多,稱台灣道路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危險道路之一,行人每次出門都像是場生死遊戲。交通部回應,數據仍有改善空間,但近年已有向好的方向改變,感謝外媒提醒,會加速降低道安交通事件。
近期國內交通事故死傷人數攀升,苗栗縣今年1至4月交通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43%。縣長鍾東錦於縣務會議要求相關單位加速檢討高風險路段並提出改善措施。苗栗縣警察局積極盤點事故熱點,呼籲用路人提高警覺、減速慢行,保障安全。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主持「中央道路交通安全會報」114年第2次會議,而今年1至2月多項交通事故統計數據,均較往年減少。卓榮泰請交通部及相關部會積極協助地方政府推動「道安三支箭」,包括路口停止線與行穿線淨距修正為2至3公尺、強化路口行人穿越道照明,以及推動汽車車窗黏貼隔熱紙可見光透過率管理等,以打造安全的用路環境。
近期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校區外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行政院長卓榮泰26日親自主持「中央道路交通安全會報」時再度表達憂心,同時宣示將依規劃期程推動「道安三支箭」,包括:路口停止線與行穿線淨距修正為2~3公尺、強化路口行人穿越道照明,以及推動汽車車窗黏貼隔熱紙可見光透過率管理等,以打造安全的用路環境。
2023年5月3歲余小妹妹行經台南市北區路口的斑馬線被撞身亡,市府為此推動一系列行人友善措施洗刷「行人地獄」的汙名。不料,交通部最新公布全台各縣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台南市去年行人死亡人數竟然不減反增,比前年增加近18%,引發各界關注。民團指出,人行道太少是主因;但市府交通局、交警大隊都認為,行人死亡原因以違規行為居多。
政府訂2050年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目標,交通部以工程、教育、監理及執法等面向,多管齊下欲擺脫行人地獄惡名。距離零死亡願景尚有25年,學者指出,每年道路死傷逾40萬已非道安問題,成了國安問題,目前正在打一場從「車本城市」轉型為「人本城市」的仗,建議從3大面向推動。
桃園市警察局統計,今年1至11月65歲以上高齡者,發生交通事故24小時內死亡人數43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5人,下降達25.9%。警方分析原因,主因是警方強力執法,以及配合桃園市交通局成立「路老師」加強長輩教學及宣導。
美國準總統川普周一宣布,提名威斯康辛州前眾議員,也是現任《福斯新聞》(Fox News)主持人達菲(Sean Duffy)出任下一任交通部長。
聯合國2005年將11月17日訂為「世界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紀念日」,多個路權團體晚間將在立法院前舉辦守夜活動,哀悼過去1年的罹難者。不料,今日上午又發生公車追撞輾斃行人的悲劇,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批評,台灣很可能要連續3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破3000人,平均每天有8個人因車禍死亡,根本該被視為國安議題。
雲林縣去年車禍人數增加,雲林縣府今(15日)啟動「道安入校宣導計畫」,前進20所小學巡迴宣導搭車安全、內輪差、視野死角,提高危險意識,這個計畫除了把道路安全知識扎根於小朋友,並期望藉他們的金口回家提醒爺奶更有效果。
桃園市今年來因車禍死亡人數達120人,占全台交通死亡人數前3名,雖較去年同期減少,但是車禍死亡在全國排名仍居高不下,桃園市交通局、警察局聯手透過道路設計及標誌標線、科技執法等多個管道降低A1、A2事故傷亡率成效仍有待改進。為加強消防人員面對交通事故的救援能力,桃園市消防局第四大隊復旦分隊今、明兩天自主辦理車禍救援訓練,強化消防員在面對重大交通事故時,即刻救援及迅速救護的能力,降低車禍死亡率。
交通部今日召開10月份道安記者會,由於近期發生的交通事故被國人關心,交通部表示除了加強客運及公車駕駛的再教育外,也會落實稽查高風險運輸業者,以及大型車路口左右轉停讓稽查。交通部也公布今年1至7月數據,台中行人死亡32人居全國之冠,桃園市死亡166人、較去年同期增加34人,交通惡化最嚴重。
台南余姓女童去年5月8日與母親走在忠義路、成功路口斑馬線卻遭撞死,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8日發起「悼念余佳薇-重回行人運動起點,向偉大生命致意」,眾人穿黑衣、手持白花走過事發路口悼念。
2023年機車事故死亡1824人,占整體交通死亡人數的6成,為降低交通事故,公路局表示,6月5日起機車筆試新增5題危險感知影片考題,讓考生了解道路可能遇到的風險及因應方式,筆試總題數50題不變、85分及格。學者對此表示認同,但也認為不如立法要求強制考生參加機車安全駕訓,對交通安全更有防制成效。
2023年機車事故死亡1824人,佔整體交通死亡人數的6成,為提升騎乘機車的危險感知能力、降低交通事故發生,公路局今(17)日宣布,6月5日起機車筆試新增5題危險感知影片考題,讓考生了解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風險及因應方式,筆試總題數50題不變,及格分數為85分。
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抗議交通部「微罪不舉」政策,吸引包含學生、民代、政黨代表、身障團體與數十位民眾,前往高雄市政府前用蠟燭排出3023字樣,象徵去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呼籲政府重視交通安全,更有市議員說現場「現場沒有民進黨夥伴」,希望交通議題應獲更多關心。
2023年機車事故死亡人數為1824人,佔整體交通死亡人數的6成,交通部公路局表示,以前預約機車考照前要先觀看危險感知影片,看完才可報名,6月起則要把影片內容做成考題,增加約100題型,隨機抽5題放入筆試,列入計分。
新國會走馬上任,關注行人路權的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今(5)日上午在立法院群賢樓前召開記者會,提出4大訴求包括道路全面落實人行道等,並呼籲三大黨應全力支持「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草案盡速送審,以減少道路事故死傷,及早落實零死亡願景。